谢歌说事
家住广安玉兔路的张先生向本平台描述:“遭哒惨了,我儿豁嘛!”
近日晩间,他从广安主城区的火山大桥下步行,一脚踩空掉到桥下的公路上,险被迎面而来汽车相撞,费了半天的劲才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
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才发现,原来是桥下的车行路面与人行道相差近一米的高差,因为人行道无护栏,也无任何警示标志,更无路灯,视力不好,夜间看上去上下路面“持平”,成视角盲区,才导致摔伤。
观察发现,该桥下为双向车道,而两边靠桥孔洞一侧均无护栏。市民呼吁住建部门立即到现场勘察,对人行道进行加装护栏等安全设施,防患于未然。
分析·评论
火山大桥下暗藏“杀机”,这“隐形陷阱”是给谁挖的?
张先生在火山大桥下那片漆黑里一脚踩空时,他或许没意识到,自己掉进的不仅是近一米深的高差里,更是一个城市管理漏洞织就的隐形陷阱。万幸的是,迎面而来的汽车及时刹车,没让这场夜行惊魂变成夺命惨剧,可反过来想:非要等出了人命,才能让某些部门抬头看看这片“灯下黑”?
说起来,这陷阱藏得还挺巧妙,双向车道旁的人行道,偏巧就没护栏?入夜后伸手不见五指,偏巧就没路灯?近一米的高差能绊倒大象,偏巧就没半块警示牌?三个“偏巧”凑在一起,活像有人精心设计了一场夜间生存挑战,只是,作为市民百姓的挑战者们毫不知情,奖品还是非死即伤的“惊喜礼包”?
让我们来先琢磨一下这市政建设者设计的“深意”:
近一米的高差,足够让成年人摔个骨断筋折;火山大桥下的双向车道车流不息,足够让任何一个失足者瞬间沦为“马路亡魂”;无护栏、无警示、无路灯的三无配置,则精准掐断了所有避险可能。某部门的这组合拳打得如此精准,真让人怀疑,莫非是哪个“行为艺术家”给市民安排的城市探险项目?还是说,相关部门觉得广安市民个个都是夜间视力2.0、平衡感堪比杂技演员?
记得这火山大桥通车时,好像是敲锣打鼓、彩旗招展了一翻的吧?还有市区领导亲临现场剪裁啥的?规划图上的那“便民工程”“安全通道”字样还没褪色,怎么到了最该较真的细节处就集体失明了呢?是设计时就忘了行人也是人?还是验收时觉得差个护栏不算事?又或者,维护时把补盏路灯列进了“可缓缓”的清单里?
要知道,近一米的高差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双向车道的车流也不是第一天穿梭,可偏偏直到有人差点摔出人命,这“三无”隐患才被摆上台面。市民的呼吁听着心急:“加装护栏”“设警示标志”“装路灯”,哪一样是技术难题?哪一样是资金天文数字?说白了,缺的不是解决方案,是把民生安全当回事的责任心。
城市管理的水平,不在摩天大楼的高度里,而在人行道的平整度上,在路灯的亮度里,在护栏的坚固度里。广安火山大桥下的这片漆黑与凹陷,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某部门的某些环节的懒政影子,仿佛只要大桥主体没塌,行人摔没摔、吓没吓,都算小概率事件。
别等真出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再来开紧急会议、签责任状、搞连夜整改和那啥网民早已烦透了的“举一反三,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那时候,再崭新的护栏也挡不住市民心里的寒意,再明亮的路灯也照不亮管理上的盲区。市民要的不是亡羊补牢的表演,而是防患于未然的实在,就像那道本该存在的护栏,本就该站在那里,替每一个夜行的人挡住突如其来的“杀机”。
火山大桥下的隐形陷阱,到底是给谁挖的?答案或许藏在广安住建等相关部门接下来的行动里。但愿别让等待的市民,等来又一个“下次一定”。
大家来说说,这个事情该哪个部门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