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03|评论: 9

牢记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人斩竞赛”的报道与真相


https://news.ifeng.com/c/8lQhTLxF52x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可啃鸭热………………




佛山深夜公告: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发布: 2025-07-31 11:17:30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言人向彭博社说,由于中国基孔肯雅热感染病例上升,计划向中国发布旅行健康通知。中国已记录近5000例这种蚊媒疾病病例。
发表于 2025-7-3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历史,振兴中华。严打小日本鬼子731部队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 总理由吴纽梭担任
央视新闻
2025年07月31日 13:47:23 来自北京市
27人参与4评论
缅甸广播电视台7月31日报道,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宣布,组建新的联邦政府以及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在新组建的政府中, 国家总理由吴纽梭担任,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不再担任总理职位。

7月31日,缅甸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在内比都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从8月1日起解除全国紧急状态,不再继续延期。

2021年2月,缅甸代总统敏瑞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并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国防军总司令部随后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敏昂莱出任委员会主席。缅甸此后多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紧急状态持续了4年半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涉H20芯片!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

财联社
2025年07月31日 13:03:10 来自北京
4114人参与352评论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口事业单位招考考生食物中毒?官方通报
周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07月31日 15:52:12
0人参与0评论
近日,网传“河南周口事业单位招考考生食用豆角盒饭中毒”“考生腹泻一天一夜”等信息。周口市人社局立即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开展联合调查,现将初步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7月26日上午11时商水县市场监管局在涉事供应商商水县慧创宏益养老发展有限公司食堂对午餐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涉事供应商资质齐全,订餐流程符合安全标准。11时30分午餐送至周口市第三实验学校考点,12时考生和考务人员共同就餐,截至7月26日18时30分考生全部离场,没有考生反馈不适,医疗保障组未接到求助。

关于网传多名考生“中毒就医”一事,本次考试周口市第三实验学校考点涉及的793名考生、386名考务人员,市卫健部门未查询到食物中毒病例就诊记录,调查组对此考点的每个考场随机抽取5名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回访,均未反映考试期间用餐后有身体不适现象。

考试公平关乎每位考生前途,更关乎社会公正底线。调查组将进一步深入调查,对任何干扰招考秩序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厉打击。

周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31日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通报129名游客滞留服务区:将对涉事旅行社严肃处理
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2025年07月31日 14:27:48
210人参与11评论
情况通报

7月30日下午,安宁市读书铺服务区发生游客滞留事件,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收到信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经组织调解,129名滞留游客已于当晚 21:30安全返回酒店,并与旅行社达成和解。经查,此次游客滞留事件是因承运方未及时收到旅游大巴车费用引发。目前,我支队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将对涉事旅行社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参团旅游时请选择资质全、信誉好的旅行社,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旅游产品,签订旅游合同前请仔细读旅游合同条款,详细了解线路安排、服务标准、转委托接待旅行社等相关情况。

如在昆明遇到旅游纠纷或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昆明市旅游监管投诉举报电话:0871-12345,我们将及时响应处置,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2025年7月31日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洪灾死亡44人 其中密云一养老中心31人遇难

更新: 2025-07-31 16:51:31

7月30日,北京郊区怀柔区一名民众,正在查看因连日暴雨而被洪水损坏的汽车。(法新社)

中国首都北京市本轮极端强降雨引发灾情,已造成全市44人死亡,失踪失联九人。其中,密云一养老中心31人遇难。

延伸阅读

北京密云一养老中心洪灾中被淹 至少两人遇难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和《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政府在星期四(7月31日)下午召开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全体为遇难者默哀。

据央视新闻早前报道,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星期一被洪水淹没,成为灾情焦点。央视画面显示,消防员乘坐冲锋艇进入这家养老中心,当时水位已经没过胸部。消防员游入屋内,替老人穿戴救生衣,多人合力逐一将老人移送到屋外。

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四人是一线抢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

发布会上披露,这家养老中心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当天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员八名。69位老人中,有55人失能、半失能。

星期一(7月28日)清晨,洪水冲进街道,整条街迅速被淹没,最深处达两米。消防救援力量接到报警后,7时左右抵达养老中心附近,但因水流湍急难以进入。经过多方努力,10时许陆续救出被困人员,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期间陆续发现多名老人不幸遇难。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会上说,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截至星期四中午12时,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九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伟达深夜回应芯片“后门”问题
第一财经
2025年08月01日 05:23:49 来自北京
2865人参与193评论
7月31日深夜,针对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英伟达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NVIDIA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

此前报道: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背后,美议员在操弄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公司的消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且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据称已成熟。

观察者网科技评论员指出,新闻稿中有关美议员的说法,存在事实依据,美方正试图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华科技打压力度。

哪部法案?何种用心?

据观察者网查证,目前,美国国会的确正在讨论强制英伟达等企业在芯片中植入位置追踪模块,所涉立法议程即《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

该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强制受出口管制的“覆盖集成电路产品”配备“芯片安全机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转移、盗窃或使用。其中,“芯片安全机制”定义为通过软件、固件或硬件启用的安全功能,或物理安全机制,具体包括“位置验证功能”,用于追踪芯片的地理位置或检测其是否被非法转移。

《芯片安全法案》的参众两院版本于今年5月推出,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目前均在提案阶段,尚未通过。

法案规定,美国商务部需在法案通过后180天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芯片在出口、再出口或国内转移到外国时具备可行的位置验证技术,并要求出口商向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报告芯片的转移或篡改情况。

此外,美国商务部需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研究其他潜在安全机制,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评估技术的成本、性能影响、潜在漏洞及防篡改可行性。

美国政客和媒体长期炒作说,不断有对华出口受限的先进芯片被转运至中国。中方则强调,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芯片追踪,如何实现?

美众议院版本《芯片安全法案》的主要推手之一、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比尔·福斯特,是一名罕见的“科学家议员”,对芯片制造技术非常熟悉。正是他率先在国会提出要给受控芯片装上“数字缰绳”,即位置追踪功能和远程关闭功能,一旦发现芯片被非法转运,就能远程立即禁用。

比尔·福斯特多次宣称,这种方案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早在2024年1月,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蒂姆·菲斯特曾经写过一份报告,详细阐述过这种芯片位置追踪的实现机制,即所谓“片上治理机制”。

蒂姆·菲斯特建议,为AI芯片设计一套灵活的治理机制,其中最核心的是在每个高性能AI芯片上安装一个“安全模块”,用来确保芯片使用的是经过授权且最新版本的固件和软件。这种模块能远程验证芯片的状态,强制芯片定期更新以修补安全漏洞,还可以远程控制芯片是否可用,从而有效执行出口管制。此外,芯片上还具备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安全地证明芯片运行的情况。

这套机制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政策需求自动调整治理方式。目前,远程验证等技术在某些CPU和GPU上已经实现,未来也能轻松扩展到AI芯片中。理想情况下,这套机制还能结合供应链追踪以及“了解你的客户”政策,更好地控制芯片的销售和使用。

两届政府,两套方案

关注地缘政治、跨国公司和技术治理的交叉领域作者“南极土著”注意到,如何解决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转运问题”,受到美国政府的长期关注。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商务部的策略是对全球的受控芯片采取总量控制和分配制度,也就是《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三级国家划分和GPU配额方案。其核心逻辑是,先根据转运国家本身的实际需求,设定一个刚刚够用的GPU数量。这样一来,如果这些国家再偷偷将芯片转卖给中国,就会导致本国芯片不够用,迫使它们在转运问题上自我约束。

特朗普政府不认可上述做法,认为这可能阻碍美国GPU占领全球市场,削弱美企竞争力,甚至导致其他国家转而使用中国制造的GPU。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之一,便是推动国会立法,赋予商务部权力去要求芯片制造企业在芯片中植入位置追踪模块,从而更精准地监控和打击芯片转运。

“国产替代,增添筹码”

“南极土著”强调,英伟达不会喜欢《芯片安全法案》。有了这个法案,芯片是否“安全”说不好,英伟达的生意和客户一定变得更不安全了。正常的情况下,一旦芯片卖出,英伟达对芯片的后续用途不应该仍然持有掌控的能力。没有哪个客户愿意自己花大价钱买的芯片,还内安置了一个监控“后门”,到了哪里被英伟达和美国政府掌握得一清二楚。

“南极土著”认为,“在商业市场中加入这种位置验证机制,会给人留下一个印象:美国不信任全球市场,也不信任自己的盟友,更不信任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对中国国产芯片来说,这可能成为一个机会,因为他们可以不用内置这种位置验证机制,给客户充分的信任、隐私和安全。”

就在日前,特朗普政府承诺取消对中国出口H20芯片的限制。而中方已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在本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家网信办对H20安全风险的审查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且H20即时销售的恢复也可能面临延迟,”观察者网科技评论员指出,“这也符合中国在美方出口管制压力下,加快推动国产半导体替代、实现技术自立的大方向。此外,这一约谈时机还增添了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家惊人发现:土豆的妈妈是番茄
中国科学报
2025年08月01日 08:00:04 来自北京市
47人参与7评论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李晨

当你给薯条蘸上番茄酱时,可能不会想到,它俩的亲缘关系其实相当亲密。

7月31日,《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联合中外科学家完成的成果。他们发现,大约900万年前,马铃薯从番茄的祖先进化而来。该研究系统揭示了茄属马铃薯组的杂交起源、薯块形成和辐射分化。

论文审稿人认为,这是古老种间杂交事件导致物种多样性快速形成的重要实例。对于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马铃薯来说,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展示了薯块如何由两个亲本谱系的等位基因组合形成,是杂交物种形成领域的新颖成果。

“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美国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James Mallet说,“它展示了杂交事件如何引发新器官的出现,甚至导致新物种的出现。”

亲缘关系扑朔迷离的茄属类群

实际上,马铃薯的果实和市场上备受欢迎的樱桃番茄长得很像。分类学家把茄科茄属中这两类植物分别划分到马铃薯组和番茄组。

茄属中还有一类植物的地上部分整体都像马铃薯,也能产生地下茎,但不会结出薯块,它们被划分到类马铃薯组。

“从形态学上看,类马铃薯组一度被认为是马铃薯的直接祖先,是‘不结薯的马铃薯’。”论文通讯作者黄三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而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却发现,番茄组与马铃薯组的遗传距离更近。于是,三者的亲缘关系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2015年启动的“优薯计划”打算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并用杂交种子替代传统的薯块繁殖,从而实现马铃薯产业的颠覆性创新。尽管黄三文团队已经培育出第一个二倍体概念品种“优薯1号”,但要实现“优薯计划”,必须解决杂交马铃薯的抗性问题。

“野生马铃薯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但人们对此研究不多。特别是马铃薯的起源问题,尚未解决。”论文第一作者、基因组所已毕业博士生张智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薯块作为无性繁殖和营养储存的核心器官,其形成机制是一个进化谜题。“在马铃薯物种的形成过程中,薯块是怎么来的?大家一直不清楚。”

而且,类马铃薯组只有3个种,都是生活在南美洲的野生物种。马铃薯组包含栽培马铃薯和107个野生种,番茄组包含栽培番茄和16个野生种。为何马铃薯组的物种数量明显比另外两个类群多、多样性更丰富?这些问题也令人费解。

2022年前,张智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番茄,参与了番茄图泛基因组研究工作。至于为何转做马铃薯研究,他说“有一点偶然”。

那一年,他们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首次解析了二倍体野生马铃薯的泛基因组,研究了野生和栽培马铃薯的基因组进化和多样性,找到了马铃薯结薯的关键基因IT1。

“马铃薯的IT1基因怎么和类马铃薯那么像呢?”这个问题在张智洋心里挥之不去。

一次组会上,张智洋例行汇报研究进展,他“偶然”提及了该异常现象。“会后,黄老师叫住了我,认为这可能是马铃薯杂交起源的证据,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想要找到证据不那么容易,信号不明显。”黄三文说,他们决定“放大”——对栽培马铃薯及野生种的101份基因组和349份重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相当于给所有马铃薯个体做“DNA亲子鉴定”。

番茄是妈,类马铃薯是爸

物种的形成机制是生物学领域最吸引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达尔文称其为“谜中之谜”。

除了变异积累,杂交也被视为物种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杂种物种形成是指两个亲本物种通过杂交方式融合,进而快速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不同于变异积累,杂交通过融合不同亲本的遗传信息,快速产生大量遗传组合,从而促进生态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辐射进化。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杂交对于生物进化和物种大爆发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鱼类及鸟类中。2003年至今,《科学》《自然》等杂志分别报道了10余例杂交起源的物种,包括金丝猴、黑熊、海豹、蝴蝶、核桃、板栗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自然》发表了一项对非洲维多利亚湖慈鲷的研究成果。基因组研究表明,湖中大约500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慈鲷在短短1.5万年间,通过不断杂交实现了快速进化。

这种高效产生新表型的“速率”可“媲美”作物现代育种常用的杂交实验。“杂交实验F2代总是呈现强大的性状分离,可以获得大量不一样的个体。而大自然悄然进行的种间杂交‘实验’相当于在无数Fn代中不断筛选。”黄三文说。

这些研究启发了他们的工作。张智洋表示:“野生马铃薯共有107个种,其样本采集极其困难,我们的工作获得了迄今最全面的野生马铃薯基因组数据集合。”

他们系统分析了来自101份马铃薯组、15份番茄组、9份类马铃薯组,以及19份其他茄科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大部分基因组数据已经存在,而这项研究对数据进行了再利用。

“我们的研究发现,所有马铃薯个体都包含来自类马铃薯和番茄植株的稳定平衡的遗传贡献,且遗传贡献比例约为6:4。马铃薯可能是两者杂交诞生的‘混血儿’。”张智洋说,为验证这一猜想,他们进一步评估了三者的分化时间。

结果发现,类马铃薯和番茄约在1400万年前开始分化。大约900万年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快速隆起。偶然间,一种番茄祖先物种和类马铃薯祖先物种发生了杂交,而它们的后代就是最早带有薯块的马铃薯,能更好适应剧烈的环境变化。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基因组所博士后张平贤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被子植物的特殊性,细胞器质体的基因组都来自母本。他们经过对比研究发现,马铃薯的杂交母本是番茄,而父本是类马铃薯。

黄三文说,就此,杂交物种马铃薯形成了:在生殖隔离层面,马铃薯野生种与番茄组、类马铃薯组亲本存在显著的杂交障碍;在基因组层面,马铃薯野生种通过等位基因重组筛选,产生了新器官薯块;在生态拓展层面,杂交物种呈现爆发式辐射分化,使马铃薯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异。

新器官薯块展现超强优势

为什么马铃薯能长出薯块,而它的“爸妈”——番茄既无地下茎也无薯块,类马铃薯只有地下茎、无膨大薯块?马铃薯特有的薯块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黄三文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猜想:这可能是基因组重组的结果。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这两个家族的祖先杂交后,它们的基因重新组合,意外地创造出了“薯块”这个独特的器官。

基于此,研究团队进一步追溯了马铃薯薯块形成关键基因的起源。张平贤介绍,新器官薯块的形成是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和交互调控的结果。

比如,控制薯块形成的“主开关”基因SP6A来自番茄组;而调控地下茎分支的关键基因IT1则继承自类马铃薯。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两个薯块功能相关基因DRN和CLF,分别来自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任一基因缺少,都会影响薯块的正常发育。”张平贤说。

“和此前发现的单一杂交物种只有新的性状出现不同,马铃薯祖先的‘联姻’不仅创造了新器官薯块,还丰富了马铃薯组内物种的遗传宝库。”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教授刘建全说。

现今马铃薯组内部物种仍有约24%的遗传组分随机固定了不同亲本的等位基因,呈现出亲本镶嵌的“马赛克”模式——不同个体携带不同亲本的遗传信息,就像一幅由不同颜色小瓷砖拼成的马赛克画一样,导致表型呈现不均一性。

当马铃薯受到不同环境条件胁迫时,这种“马赛克式”的遗传组合像“智能筛子”一样,从宝库中筛选出最佳基因组合,使马铃薯能够适应从温带草原到高寒高山草甸的多种生态环境。

同时,薯块的形成也给马铃薯带来了地下生存优势。张智洋说,薯块不仅能够储存水分和淀粉,帮助马铃薯度过干旱、寒冷季节,更赋予它无需种子或授粉即可繁殖的能力。

“薯块和双亲的遗传宝库使马铃薯在安第斯山脉快速隆升期的恶劣环境中获得巨大优势,进一步加速了马铃薯物种爆发式的辐射分化,并与亲本建立生殖隔离,表现出超强杂种优势和超级环境适应性。”黄三文说,这也解释了马铃薯组为什么比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的物种数量更多、更丰富。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Loren Rieseberg告诉《中国科学报》,这项研究是迄今关于古老杂交对植物多样化重要性的最激动人心且令人信服的报告。这篇论文将成为物种杂交起源领域的一座里程碑,不仅因为惊人的发现,还因为对功能细节的深入研究。

黄三文相信,这项工作将为后续杂交马铃薯遗传育种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番茄可能不仅仅是马铃薯过去的一部分,还将成为马铃薯未来的一部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