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要讲严谨——《用法》指瑕二
说明
本学期对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指瑕的45篇网文,其中已上贴的15篇或整篇或篇的部分指向标点符号。
这是对《用法》指瑕的第六篇。至此,合计差错处数38,差错个数30.7,差错率达6.5/万。
知识性差错(4-8)
《标点符号用法》,1页:
2.2句子sentence
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浅析
“较大停顿”一说,似有欠缜密。
不严谨就不能叫标准,更不用说是国家级的标准(国标)了。《标点符号用法》是国标。
“较大停顿”,这说法模糊。
逗号停顿与顿号停顿作比较,前者于后者而言是较大停顿。那么,可说(?):
(句子是)前后都有逗号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分号停顿与逗号停顿作比较,前者于后者而言是较大停顿。那么,可说(?):
(句子是)前后都有分号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冒号停顿与分号停顿作比较,前者于后者而言是较大停顿。那么,可说(?):
(句子是)前后都有冒号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看来都不可以。
为免误读,应该且必须把“较大停顿”改为“句末停顿”,或“句子停顿”,这样,句子构成就没逗号、分号、冒号停顿的份了。如下:
(句子是)前后都有句末停顿(句子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类似差错还有三处,《用法》2页起。
4.1.3.1(句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4.2.3.1(问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4.3.3.1(叹号)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为什么说“句末停顿”、“句子停顿”而不说“句号、问号或叹号停顿”呢?因为“句末停顿”、“句子停顿”不一定就是“句号、问号或叹号停顿”的,破折号、省略号也可以作“句末停顿”、“句子停顿”的。例: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周总理,你在哪里》,5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8页)
“周总理——”末尾的破折号,表呼喊声音之延长。是句末停顿(句子停顿)。后面“山谷回单:……他大步前进不信息!”是下一句了。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末尾的省略号,表对这土地的爱语意之未尽。也是句末停顿,全诗完,再无下文。
综上,破折号、省略号都表停顿,且可是句末停顿(句子停顿)——也可句中停顿的(这点不展开谈)。
看来,新的《用法》要有新的说法了——部分标号(如破折号、省略号)也可表停顿(如句末停顿,或叫句子停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