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6|评论: 0

先富帮后富 续写山海情——浙江与青川东西部协作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富帮后富 续写山海情——浙江与青川东西部协作纪实
www.gyxww.cn 2025月08日04
6月25日,以“东西协作·情动浙川”为主题的首届“浙川东西部协作杯”篮球联赛在青川县开幕。此次赛事,既是两地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山海情”的延续。
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考卷。从1996年的结对帮扶,到抗震救灾时的患难与共,再到东西部扶贫协作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浙江省与青川县,虽相隔千山万水,却因协作结缘,书写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

作为浙川两地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6月25日,首届“浙川东西部协作杯”篮球联赛在青川县开幕。 青川融媒供图
开启帮扶“新征程”
1996年10月,中央明确浙江省对口帮扶广元市,绍兴市(诸暨市、上虞区)率先与青川县大院回族乡、凉水镇(茅坝乡)结对,拉开浙川协作大幕,东部优势与青川资源自此深度交融。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川县遭受重创。浙江省以“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担当,火速搭建39个援建指挥部,327名干部、上万名建设者奔赴灾后恢复重建一线。两年间,86.2亿元资金落地,547个项目建成,浙江省以实打实的作为助力青川人民重建家园。
从2011年起,浙江省转向长效帮扶,开启协作新篇。机制上,建立干部交流、人才培训体系,优化结对模式,推行产业园区共建,形成可持续帮扶格局。
产业帮扶中,每年千万元资金注入,助青川县发展特色产业。在民生领域,援建学校,派驻医疗团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18年—2020年,浙江省投入资金1.153亿元,实施项目68个,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吴兴—青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特色产业园更成为了工业领域协作的标杆。面积92亩的园区,8500万元的投资,吸引了多家浙江企业入驻,带动500余人就业。“东部企业+青川资源”“东部市场+青川产品”的产业模式进一步激活青川县域经济“造血”功能。
搭建协作“连心桥”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与青川县开启了一段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历程。
2021年5月,青川县党政代表团远赴西湖区学习考察,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相聚一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协作磋商,共同推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好局、起好步。同年6月,西湖区党政代表团回访青川县,与青川县签订《西湖区·青川县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为两地协作勾勒出清晰蓝图。
此后,两地党政领导每年都会相聚一堂,共叙友情、共商协作、共谋发展。商务、卫健、教育等部门开展互访交流达500人次,形成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工作专班具体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抓”的工作机制。西湖区选派1名党政领导任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1名领导干部任政府办副主任,专职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为两地协作搭建起坚实的组织保障。
自协作开展以来,两地频繁互动,为合作注入了新动力,让这份山海情谊不断延续。这种“走亲戚”式的互动,不仅是工作上的对接,更是情感上的交融。西湖区帮扶干部们带着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来到青川,扎根基层、融入群众,成为连接两地情谊的桥梁。而青川县群众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也让西湖区干部群众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种下共富“金叶子”
在西湖区与青川县的协作画卷中,“白叶一号”茶产业项目无疑是十分亮眼的一笔。2018年,承载着浙江亲人深情厚谊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跨越千里落户青川。然而,初到这里的茶苗面临着“水土不服”的挑战,存活率较低。关键时刻,西湖区投入290余万元帮助青川县建设“数字驾驶舱”,并同步引入安吉白茶种植技术,为茶苗的生长保驾护航。
在蒿溪回族乡地坪村杭广茶叶综合体,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空气温湿度、土壤PH值等各项数据指标,AI算法正在生成当日管护方案。2467亩茶园在“青川茶智”平台上有了“数字分身”,该平台成为茶园的“智慧大脑”。数字化赋能,“白叶一号”在青川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青川县已建成“白叶一号”茶叶基地7075.5亩。2025年春茶季,采摘鲜叶5.7万斤,加工干茶1.25万斤,干茶产值达3500万元。据测算,到2028年“白叶一号”茶叶全面进入丰产期后,每年鲜叶产量可达70万斤,产值2.8亿元,带动户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白叶一号’落户青川以来,与青川县的发展相辅相成。”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副主任李明锦介绍,立足青川县资源禀赋和西湖区产业优势,该县建成了西湖青川东西部协作标准化厂房、“白叶一号”示范基地和“湖羊入川二期”三个共建园区,共招引20家企业入驻,吸纳551名群众就业。
架起就业“高速路”
“青e就业”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开发,是西湖区将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经验引入青川县的生动实践。该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将企业出单、合作社派单、劳动力接单全过程集成到线上,从而提高用工效率,助力群众就近就地快速就业。
“‘青e就业’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应用,是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助力青川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沈瑜维介绍道。截至目前,该县已派工3.8万余次,上工71万余人次,实现务工总收入9823万余元,人均增收达4000元。
在数字化赋能就业的同时,西湖区还积极推动消费帮扶。截至目前,西湖区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支持以及“832”平台、“政采云”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青川农特产品金额达4.77亿元。2024年10月,西湖·青川东西部协作文化交流暨“广供杭州”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在西湖区天目里沿山河走廊广场举行,200余种青川特色农产品亮相活动现场。活动期间,西湖区多家企业与青川县相关企业签订了意向采购协议,让青川农特产品更好地走进东部市场。
培育发展“新动能”
人才交流与培育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西湖区与青川县累计互派挂职干部5人次、专业技术人员42人次,举办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76期,培训干部(人才)1895人次。
在教育协作方面,西湖区组织60名青川职高农村学生前往西湖职高就读,完成7个名师工作室建设并常态化开展教研教学活动。这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川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医疗帮扶同样成效显著。仅医疗帮扶方面,2021年以来,杭州市、西湖区累计派出29名医疗技术人才在青川县挂职,并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义诊等活动,受益医护人员700余人,服务群众1600余人次。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西湖区帮扶工作队将“千万工程”经验引入青川县。2024年初,在西湖区帮扶工作队支持下,青川县地坪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强村公司——青川县茶寨共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西湖区帮扶工作队专门组织公司负责人赴杭州培训学习,并多次组织专家到青川实地指导,助力公司发展运营。如今,地坪村一年的集体经济收入较往年增加了数倍,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为西部乡村破解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升级缓慢等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绘就民生“新画卷”
东西部协作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在民生事业方面,西湖区帮助青川县实施残疾人就业项目3个,带动残疾人就近就业120余人次。完成县第一人民医院、青溪卫生院、木鱼卫生院改造提能,从而有效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
在今年4月举行的西湖·青川茶文化交流暨青川白茶开茶季活动上,青川白茶发酵饮料、白茶啤酒等创新产品惊艳亮相,这是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深度“赋能”的成果展示。活动现场,西湖区的宋韵情景剧与青川县的唐风情景剧共同演绎了跨越时空的茶文化对话,展现了两地文化的交融互鉴。
西湖区、青川县结缘5年多来,青川县依托西湖区数字经济先行优势,科技赋能白茶产业全链条发展。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程远泽说:“当前7000余亩白茶拔节成林、芽头饱满,带动900余户脱贫户增收,已成为青川人民的‘致富茶’‘感恩茶’。”
从“白叶一号”茶苗落地生根,到数字化平台赋能增效;从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到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西湖区与青川县在协作共进中实现心与心相通、情与情交融。正如青川县委书记李方甫所说:“浙川两地持续书写山海情,让扶贫‘小茶苗’成长为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下一步,我们将在管护提质、育强主体、扩围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青川白茶全链条增值,续写‘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新故事。”
跨越山海,情深意长。浙江与青川东西部协作,即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先富帮后富”的生动实践。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鄢怀林
编辑:石雪芹  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  编委:江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