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翻房摔伤住院随感 □周丕冲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人至暮年,恰似那历经岁月的老树,身体各器官功能全面退化,体质大不如前,再也经不起风雨的肆意侵袭。 今年十月,我便年满七十周岁。回想起两年前,我还丝毫未觉自己已步入老年,爬树、上房捡漏之类的活儿,对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就在去年十月,我在修缮房子屋檐时,棚梯突然断裂,我整个人摔落在地,所幸并无大碍。那时,老婆还打趣说:“这辈子你在树上、房上摔下来这么多次,居然都没摔伤,怕是观音菩萨保佑哟!” 然而,今年七月三日上午十点左右,我在厂房捡漏时,因木梯脚突然打滑,不慎坠落,造成腰椎第三节粉碎性骨折。随后,我被 120 紧急送往邛崃中医院进行抢救。 我平日里极少光顾大医院,此番入院,才留意到如今的邛崃中医院,坐落在高铁站后方几百米处,毗邻邛崃市新建的体育馆。医院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外观漂亮大气,堪称邛崃市的一流医院。 刚入院时,是张文彬老师负责接收我。输液消炎镇痛三天后,张老师向我介绍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动手术,二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大约需要三个月才能下床活动;而动手术的话,二十天左右便可起床,让我自行抉择。我询问手术具体方式,他解释道,一种是微创手术,在椎体上打四个孔,用四根钉子固定;另一种则是开刀安装钢板来固定椎体。权衡之后,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中的微创手术,即在七月十一日接受了手术。 在住院期间,我深切感受到,当下的医院仿佛成了市场经济的产物,似乎缺失了那份应有的人情味,一切以金钱为导向,对患者显得颇为冷漠。我亲眼目睹一些经济条件欠佳的患者,因无力支付高额费用,得不到院方应有的重视。 躺在病床上,整整一周动弹不得,这种滋味此生还是头一遭。头脑虽清醒,却感觉生不如死。好在妻子半月来日夜相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我出生于 1955 年,这一路走来,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无数坎坷,饱尝岁月的雪雨风霜。如今好不容易搭上时代命运共同体的末班车,对当下这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同时,也要用心记录这个时代的闪光点。再者,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毕竟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实则就是为国家分忧解难。 末了,赋诗一首,抒发一下暮年感慨 。 人生暮岁慎提防,步履蹒跚易受伤。 老树心空枝渐朽,关山难越仿冯唐。 杏林自古悬壶济,学府无涯毁业章。 稚子攻书医理酷,双山压顶叹沧桑。 2025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