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不是一直在说限韩令吗?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以前还真的关注的不多,直到家有上高中的娃天天听韩文歌,看韩综,买各种韩国男团女团的卡片.专辑.周边........我就知道这事原来就在我身边来了。暑假头,娃儿有天跟我说要和同学去参加下线观影,价格也还合理,我当时没在意,我以为就暑假上映的电影来成都有个首映式啥的,和同学去见见明星也没啥。
后头几天,看她在做一些小礼物,里面全是有关韩国有个13个男明星SEVENTEEN组合的东西,我问她做这么多干啥,她说就是去参加线下观影团啊,大家在群里互换礼物,大家约定好的。还把已经建好的几百号人的微信群给我看。先不说这些孩子没有赚钱的能力,用着父母的钱去买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用我家里人的话说是一堆垃圾换宁外一堆垃圾回来。再者,这些孩子怎么就有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几百号人的微信群,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万一有坏人在里面呢?还有,去电影院线下去见面,见面了被骗了又怎么办?
3号玩了回来说太嗨了,嗓子都给我喊哑了,去的老师(他们都互称老师)都好好哦,送我好多小礼物,我感觉像一群疯子,又不是真人的演唱会,看看视频就能这样?最让我气的是,这样的所谓的观影活动不是一次两次,娃说9号还有随舞的活动,23号还有观影,现在又开始抢名额,我就想问这样的观影活动,组织者是谁?审批通过的又是谁?文化部门知道他的存在吗?而且参与者几乎都是未成年人,出来问题怎么办?而且参加活动的基本都是未成年的初高中生,他们这个年龄就应该学习,四川的高考有多卷大家都知道,成天想着这些娱乐,怎么能安下心来?请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从电影院就开始整治不能承接这样的活动,杜绝这些日韩文化的本来入侵。
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韩国男团线下观影活动通常由粉丝后援会、粉丝团体或一些娱乐媒体组织,也有部分是影院与相关方合作举办。
根据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参加偶像团组和线下应援活动。文化和旅游部也要求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会等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正常观演之外的应援消费。
如果发现有未成年人参加韩国男团线下观影这类活动,且存在违规组织应援等情况,相关部门会依据规定进行管理。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会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如“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包括清理违规信息、处置问题账号、对相关网站平台进行处罚等。此外,地方文旅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也会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活动的管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参与韩国男团线下观影活动的组织主体及监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多为粉丝自发形成的后援会、粉丝社群,部分则由小型文化公司、娱乐媒体或影院合作方牵头,通过社交平台、粉丝群等渠道发起召集,以“观影交流”“粉丝聚会”等名义吸引参与者。
然而,这类活动中若存在未成年人参与,尤其涉及应援、集资等行为,显然与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曾明确要求,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参加偶像团组线下应援活动,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会或超出正常观演的消费行为。这些规定的核心,是为了避免未成年人过度沉迷追星,保障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为何仍有此类活动出现?一方面,部分组织者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或为追求流量、热度刻意规避监管,通过模糊活动性质、弱化“应援”标签等方式吸引未成年人;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监管存在衔接难度,社交平台的信息传播隐蔽性强,线下活动的分散性也增加了排查难度。
事实上,相关部门始终在积极履职。国家网信办通过“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持续清理粉丝群体中的违规信息,处置诱导未成年人追星的账号;文化和旅游部加强对演出场所、影院的监管,要求其不得为违规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市场监管部门则针对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查处。此外,地方文旅、公安等部门也会结合日常巡查,对违规组织的线下活动进行劝导和制止。
若发现未成年人参与此类违规活动,公众可向当地文旅部门、网信部门或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举报。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不良追星行为,既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也需要家庭、学校加强引导,更需要粉丝群体和相关组织主动遵守规定,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