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这里是我们的饮用水源,其隔离网长期被破坏,保护区内还有在里面种植农作物。”日前,多位网友反映,位于四川盐亭县高渠镇毛公社区的梓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存在隔离网破损、违规种植、垃圾堆积及禽类养殖等问题,严重影响周边近4000名居民的饮水安全。
据了解,梓江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全长1.2公里,涉及毛公社区、玉带村、白石垭村、桐船村等村用水问题。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保护区内多处隔离网被人为破坏,形成五六处缺口,部分区域甚至被开垦为菜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化肥包装袋散落岸边。此外,梓江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堆积大量白色垃圾,一旦蔓延到河里,可能会影响“大水缸”,而附近的鹅群养殖也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
当地村民反映,该问题已多次被曝光,相关部门曾进行整改,但效果有限,破坏行为屡禁不止。目前,居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彻底整治水源污染隐患,确保饮用水安全。( 本网蓉城8月7日电 □ 羊波 )
短评:饮用水源保护岂能"破网"而行?
隔离网破损、垃圾堆积、违规种植养殖......盐亭梓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问题清单,暴露出基层环境监管的软肋。一级保护区本应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却在屡次整改后问题依旧,说明单纯的“运动式”治理难以治本。饮用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不能总等到媒体曝光才被动应对。当地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巡查,同时要严肃追责形成震慑。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好环境保护与民生需求,为村民找到替代生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屡禁不止”的困局。守护“水缸”安全,需要更多主动作为。( □ 杜平 东华 )
责任编辑:童铃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