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今天下午,笔者收到网友传送的关于成渝两地高温天气现状和应对的建议文章,一些网友反馈我消息称“有道理”,因而编辑后转发如下,供大家分享并讨论。 ***************************************** 四川高温造成生态灾难,连续高温一野生金钱豹直接被热傻,上街漫步生无可恋晕倒后被救助放生。 四川盆地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夏季温度 40至 45度将成为常态,局部地区温度可能接近 50度。 根据热值精确计算,四川盆地上千万辆燃油汽车每日消耗10万吨石油可以使盆地气温上升 2.5 度,居民用天燃气每日按 1亿立方米消费计算可以让盆地内气温上升 2 度,居民用电每日按10亿度热值计算可以使盆地内温度上升 2 度,人类影响的气温合计约 6.5 度,当太阳热值使气温自然达到 35 度时,可以使气温达到 43.5 度。 在全球气温升高已成定局情况下,成都和重庆处于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极有可能发生超级高温事件,一旦供电系统故障,成渝高温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应采取措施降温: 一、我认为成渝地区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光伏板是降温的关键,成渝所有城市步行街道,道路上方应强制大面积辅设太阳能光伏板廊道吸能降温,城市化实际上等于沙漠化,城市地表水泥化、路面沥青化产生的热效应与沙漠热效应完全一样。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自然水无法渗入地面,地面失去调温功能。成渝地区城市群扩展很快,大型城市动则几十公里上百公里长,也可以认为是沙漠化加剧,从而导致四川盆地整体升温。预计 2025年之后,成渝地区夏季气温可以升至 45度,地表温度在 60至 70度之间,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说好听一点届时成渝地区将会出现大量避暑人群,说难听点就是高温难民。 二、事实证明,过度的城市化可能带来的是灾难。我国所有的大城市都面临着气温升高,高温天气持续延长的问题,因此,应该适当减缓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应对气象灾害。 三、应尽快禁止燃油车使用,成渝地区1千多万辆燃油汽车每天燃烧十多万吨石油并排出大量温室气体,是导致气温升高的重要因素。 四是成渝地区居民每天燃烧使用的天燃气达1 亿立方米以上,增加热量排放同时加剧碳排放,居民厨房应弃气用电。 五、成渝地区应限制空调使用,成渝地区空调估计有5千万台,夏季 24小时开机不停制造热源,消耗能量相当于三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已经形成热岛效应。 六、加强城市绿化面积、湿地保护和增加城市水池喷泉数量,在四川盆地中部如内江、南充、资阳一带修建大型水库,通过增加水域面积利用水蒸腾作用调节温度。 七、成渝地区的人要树立人人开展节能减碳行动的思想,只要忍得住尽量不要开空调,不要夏天吃烧燃气的火锅、尽量绿化家居等行动。有效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发生。 一转发 【注】本文来自网络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