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正是李子成熟上市的时节 四川广元市苍溪县 运山镇2000亩翠红李喜迎丰收
清晨薄雾中 运山镇双牌村果农文笃理仔细端详着 一株脆红李树灰褐色的砧木
二十多年前 他从云南楚雄背回 120株脆红李苗
如今,八月脆红李成熟季 他身后10余亩果园里 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
文化清也是最早引进 脆红李的果农之一 他不仅是种植能手 更成了“传帮带”的热心人
每年六月下旬 当镇农技站的集中培训结束后 文化清的果园就成了“第二课堂”
他手把手教乡亲们 还分享自己摸索的 脆红李“增糖秘方” 精准增施钾肥 科学调控水分等技术
运山镇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 已发展翠红李2000亩 今年预计总产量将突破3600吨 培育家庭农场161户 专业合作社35个 种植大户500户 带动1200余户种植户 实现户均增收7500元
为了增加果农收入 销售也关键 运山镇乡亲们抱团取暖 邻里间互通信息、共享渠道 避免单打独斗被压价的窘境
村民们不到脆红李采摘期 坚决不采 聚力擦亮“运山水果小镇”招牌
下一步 运山镇还将积极延伸发展 苗木繁育、技术服务 分选包装、保鲜仓储等配套产业 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让产业根基更牢、效益更高
短评: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乡村振兴的“运山智慧” 四川苍溪运山镇的脆红李产业,从最初的120株果苗发展到如今的2000亩规模,生动诠释了“一村一品”的振兴路径。果农们二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不仅让砧木结出致富果,更通过“传帮带”共享技术、抱团销售,形成产业合力。他们坚持品质为先,拒绝早采,并积极延伸产业链,让“运山水果小镇”的品牌越擦越亮。这一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既需要个体的探索精神,更离不开集体的协作智慧,只有产业强、品牌响,农民才能真正富起来。□ 苏东华
通讯员:周子茜 来源: 苍溪发布 责任编辑:童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