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降转涨,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从7月物价数据中,能够读出哪些积极信号?
信号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成为带动CPI环比增速“转正”的重要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今年以来,核心CPI持续回升,反映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信号二:“反内卷”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呈现一些积极变化。尽管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7月份PPI环比下降0.2%,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温彬认为,从短期看,“反内卷”从供给端发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缓解供需矛盾;从中长期看,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关键在于各项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实现“需求扩大—企业盈利改善—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良性循环。
信号三:供需两端“新”动能壮大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一些行业“新”动能持续壮大,带动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从供给端看,产业转型向“新”。传统产业持续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推动多个相关行业价格回升。
从需求端看,消费市场求“质”——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下旬以来,带有换气、增氧功能的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带有净化功能的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超89%。
统计数据显示,在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等带动下,7月份,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营养食品制造等多个领域价格同比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