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赔偿标准及维权方式如下:
1. 经济补偿
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按1年计算。
法律依据: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合同并主张补偿。
2. 补缴社保
强制补缴:用人单位需补缴全部欠缴的社保费用(含个人及单位应缴部分)及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例外情况:若单位已通过补助形式发放社保费用,劳动者需返还补助后再补缴。
3.其他赔偿责任
医疗费用:因未缴医保导致无法报销的医疗费,单位需承担医保范围内费用。
失业/工伤待遇:未缴失业险需赔偿失业金损失;未缴工伤险则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如医疗费、伤残津贴)
6。
生育保险:未缴生育险需报销生育医疗费并支付津贴
维权途径
协商:优先与单位协商补缴及赔偿。
行政投诉:向社保部门投诉,责令单位补缴并可能处以1-3倍罚款
仲裁/诉讼: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要求经济补偿及损失赔偿
注: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司法解释统一全国裁判标准,明确协商不缴条款无效,劳动者反悔仍可主张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