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号起,地铁19号线金星站到都江堰的接驳公交开通了,本以为直达车很快,没想到两小时才一班车。一边是一年涨了12.6%的780万景区客流,一边是每天就6班车的公交,再看看这价格、这班次,是不是太割裂了?
地铁19号线金星站,一头连着双机场,一头是网红都江堰,也算是个交通枢纽站。新开通的这条公交专线号称“能最快到景区”。可实际上呢?早7点第一班,之后每隔两小时定点才来一班,这叫什么最快接驳?想想是不小心错过一班就得等两个小时,动车往返都江堰一轮都足够了。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票价,说是4.99元/人,9月后涨到10块,速度不如成灌快铁,票价却快赶上动车票价了。而且旺季降价,淡季涨价......你这市场策略有点神奇哈。
这交通不方便,说到底还是跨区域协调没做好。以前有758路公交,沿线居民都觉得挺方便,能直接到地铁金星站,结果2020年突然改线了,终点缩到温江复兴社区。这一改,都江堰大观镇的人要换乘地铁,得多绕7.7公里的路。至于为什么改线?说法也是乱七八糟的:温江的司机说,是都江堰不让他们的公交开到自己地盘;都江堰的居民又抱怨,温江区不让他们的公交在温江设站。吵来吵去,最后倒霉的还是两地老百姓,出门更麻烦了。(个人认为就是给这个新收费线路让路。)
以前也开过金星站到都江堰的公交,每天就42个人坐,没多久就停了。现在重开,班次和票价都没啥变化,估计也好不了多久。有人发现另一条路线:从犀浦坐P40公交到界牌,2块钱,再换乘都江堰的201路到华夏广场,又是2块钱,全程才4块。就是得换一次车,折腾点。一边是便宜但麻烦,一边是贵还不方便,这交通规划真是没把老百姓的需求当回事。
更让人觉得不对劲的是,都江堰前两年花大价钱建了个有轨电车,也是一条速度慢收费贵的所谓的旅游线路,事实是每天没几个人坐,这次公交接驳更具城市公共交通性质,却舍不得多发点班次。有网友说“净搞些没用的项目,还不如赶紧把青城桥修通。”这话不是没道理,成都地铁19号线本来就是为了连双机场和文化遗产地才建的,金星站作为终点站,就该好好辐射都江堰。可这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快线,到了最后一公里,却被慢吞吞的公交拖了后腿,太可惜了。
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区域壁垒得弱化一下,要一起合作。当地人建议就挺实在的:“温江的公交延伸到驾青路,跟都江堰的202路、104路接上,15分钟发一班车。”这样不用花太多钱也能惠民,感觉不错。更重要的是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交通规划从游客和居民的需求出发才是根本,不能再各自为政了。毕竟780万景区游客,加上每天通勤的人,总不能一直被两小时一班的公交挡着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