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13|评论: 0

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女子获赔113万

[复制链接]

2024年优秀版主

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女子获赔113万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近日,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的案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女子崔某丽在出差期间遭公司实控人性侵,历经重重艰难,最终获工伤认定并获赔113万元,其维权历程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关键参考。


出差酒宴突遭性侵,女子勇敢开启维权征程


2023年9月22日,身为公司销售总监的崔某丽,受公司指派前往杭州出差,并参加了一场商务酒宴。酒宴结束后,处于醉酒状态的崔某丽遭到公司实控人(总经理)王某性侵。

事发后,崔某丽陷入了断片、应激和自我怀疑的痛苦阶段。直至2023年10月3日,她鼓起勇气前往事发酒店调取监控,并与酒店值班人员逐一沟通取证。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回忆起当日部分细节,识破了王某的谎言以及其可能实施性侵的情况,随后果断拨打110报警。


刑事阶段被告狡辩,完整证据链助力定罪


进入刑事阶段,王某团队两次试图求崔某丽谅解,均未成功。在法庭上,王某进行无罪辩护,声称崔某丽在监控拍到的公共区域虽处于醉酒状态,但进入房间后已清醒,还污蔑其是主动勾引,妄图否认性侵事实。

然而,事发酒店监控录像完整记录了崔某丽醉酒状态、被王某带入房间以及后续在走廊的状态等关键画面。同时,酒店保安、前台工作人员的第三方证词,以及隔壁房客恰巧录下的声音,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证据链。2024年4月,王某因强奸罪被依法判刑。


工伤认定困难重重,公司百般阻挠施压


本以为刑事案件的胜利会让事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工伤认定过程却充满了波折。刑事判决书明确认定了崔某丽遭受侵害的事实,这成为她主张工伤的关键依据。根据最高法行政审判庭的答复意见,职工因工外出期间遭受意外伤害,符合“因工作原因”范畴的,应认定为工伤。

2024年4月18日,就在崔某丽准备申报工伤之际,公司却以“未按规定请假、旷工”为由,解除了与她的劳动合同,并拒绝承认工伤。更令人意外的是,原先支持她的直属女上司也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劝她“以公司为重”。


直面精神伤害认定难题,艰难取证终获突破


精神伤害的工伤认定标准是本案的关键所在。国家对于精神伤害的认定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拿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诊断证明,且必须进行至少一个系统性的治疗(12次或者3个月以上治疗)。事发后,崔某丽出现了严重失眠和噩梦等症状,虽在固定三甲医院开取了相关辅助药物,但并未在规定医院接受系统治疗。

为了满足工伤认定条件,2024年4月,崔某丽开始在安定医院接受系统治疗。经过12次心理咨询和近三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同年7月9日,她终于拿到了专家会诊的正式诊断。2024年11月4日,经天津市津南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崔某丽所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与2023年9月22日的创伤性事件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这为工伤认定提供了极为有力的证据。





工伤认定终获通过,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2024年12月3日,崔某丽收到了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出具的《认定工伤决定书》。《决定书》明确显示,此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认定为工伤。因不服这一工伤认定结果,公司方于2025年1月提起了行政诉讼。


劳动仲裁公司败诉,上诉无果判决生效


今年3月24日,天津市津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认定,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裁决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各项费用共计113万元。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事件。然而,公司方对此结果并不认可,提出了上诉。

同年5月,工伤认定案再次开庭,庭上出现了王某出具的一份笔录,但这份笔录并未改变最终的判决结果。7月16日,工伤案宣判,法院判决驳回公司诉讼请求。

今年8月11日,崔某丽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涉事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这意味着此前法院判决已生效,她所受的伤害被正式认定为工伤。由此,她成了中国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受害人。


勇敢发声推动改变,案件突破制度模糊地带


案件终审后,崔某丽积极行动起来,她开设专栏、拍摄视频,将维权流程、证据清单、心理援助电话等信息整理成“求生地图”,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她还走进校园、企业,向女孩们传递“沉默才是帮凶”的理念。她表示:“我想告诉职场女性,遭遇侵害不是耻辱,沉默才会让施暴者更猖狂。”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案例,推动企业完善职场保护机制,让权力不对等不再成为性侵的温床。作为国内第一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事件,崔某丽的胜诉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精神伤害可纳入工伤范畴”“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的工伤责任”,这些认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制度的模糊地带,为保障职场女性权益迈出了重要一步。

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