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行勾勒出树枝粗细,几笔皴(cun)擦便显树皮肌理,这就是传统山水画里的‘双勾树技法’。” 8月22日下午,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公开课,在射洪市委党校继续开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陈茂华,正以 “自然而然——双勾树技法的山水迭代” 为主题,带领大家走近“双勾技法”,用这门既古老又创新的画树方法,解锁笔墨间的自然意趣。
追根溯源:双勾技法里的“古画基因”
“双勾技法可以溯源到宋代,一代代画家把它琢磨得越来越透。” 公开课上,陈茂华展示了他精心准备的《早春图》《晴峦萧寺图》等画作。
“古人画树讲究质感,线条要精准还得有变化。”公开课上,陈茂华还提到倪瓒的勾树风格:“到了元代,倪瓒用淡墨中锋画树干,小枝向上出梢,枝桠在疏密间留足虚空,靠‘笔简意繁’的线条,把文人‘聊写胸中逸气’的哲思藏进画里,这也是双勾技法的一种韵味。”
名家支招:三位画家的 “双勾巧思”
“近现代画家也给双勾树加了新东西。” 陈茂华又介绍起黄秋园、陆俨少、李文信的技法特点,黄秋园用 “秋园皴”(在中国画中,“皴”cūn是表现山石、树皮等表面纹理和质感的重要技法) 强化树干肌理,通过重复叠加的短线皴擦,让树林繁而不乱;陆俨少借勾云勾水的线条,反衬树干的骨力,让树在风、云、水流间尽显灵动;李文信则跳出了对传统技法的“单调重复”,到川陕写生捕捉古木的个性,用速写加水墨留住树的生命力。
“传承不是照搬,而是汲取传统精髓再造个人艺术语言。”陈茂华主张以双勾技法写生自然树木,使“树”这一物象既承载千年水墨魂韵,又生长于当代生活的土壤中。
授课教师简介:
陈茂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系主任。重庆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理事,重庆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九龙坡美协秘书长。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何欣芮 许博宁 摄影 李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