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创作心境就是要自然纯真。”8月22日下午,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公开课,在射洪市委党校开讲。现场,书法曾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员王道义带领学生们细数巴蜀书画的历史脉络。
“四川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呢?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就留下《洪范九畴》,汉代文翁在成都创办中国首个官办学校文翁石室,让‘蜀学比于齐鲁’!”课堂开始,王道义以禹王碑与西汉文翁石室为引,揭开了巴蜀书脉的千年基因。
“书圣王羲之为练字跑遍全国看碑。”王道义讲到守正创新篇章时说:“看过李斯、钟繇等几十位大师的真迹后,王羲之悟出道理——学字得‘守正法’,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而后他又特别展示了徐无闻批校二十年的《说文解字》书影——这份对典籍的坚守。在创新环节,王道义结合展示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规则讲道,现场3小时创作考验,既是对传统笔墨功底的集中检阅,更是将千年传承的书法转化为当代青少年个性化表达的创新实践。
四川书法家多霸气?看这些“狠话”就知道。清代书法家张问陶曾写:“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王道义赞扬:“这位遂宁才子写得好!创作心境就是要自然纯真。”雅安近代书法家吴之英说得更直白:“写字如撑逆水船,气长力足破浪前。”乐至书法家谢无量更直接批评那些只追逐表面的书法:“浪比俗书趁姿媚,古今皮相几多人?”王道义还晒出自己写的对联,让同学们猜一猜写的是什么文辞以及蕴含了怎样的意义。
课堂尾声,王道义以结语点题:“当青少年在《说文解字》中读懂守正,在创作中实践出新,便是为扬雄‘心画’、羲之‘正法’的千年文脉点上当代龙睛!”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有的高举手机记录,有的赶紧低头记笔记。不少学生表示,此次公开课丰富了自己的书法美育知识,提升了审美素养。
授课教师简介:
王道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一级美术师。书法曾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入展第二、三、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多项全国书法篆刻展。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李瀚林 实习生 康熙粤 摄影 李瀚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