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一出伏,天气便凉了下来。应省山作家的邀请,我来到了名山地界。细雨如丝,打湿了我的青衫,给这趟旅程添了几分诗意。我向来喜爱这般秋雨缠绵的天气,心清气爽,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这细雨洗净。 蒙山并不甚高,远望去,一片茶园如海般在云端翻滚。山脚下有几户人家,烟囱中炊烟袅袅升起,与细雨交织在一起,竟分不清何为烟,何为雨。茶农们端着本地土产的羊肉汤,站在屋外,身影与这朦胧的雨雾融为一体。我心想,这倒也好,横竖都是要湿透的,管它是雨是烟呢,有山就好,有茶更妙。茶农们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里,茶香瞬间扑鼻而来,让人不禁想坐下来,细细品茗,寻一寻诗中的潇洒。 山路泥泞,对于生在城市的我来说,行走颇为艰难,只能慢慢前行。偶有茶农背着茶篓匆匆而过,他们对我这个城里人投来好奇的一瞥,随即又笑了笑,低头赶路去了。他们脚下的钉钉麻窝草鞋踩在泥里,发出“叮叮”的响声,宛如山溪间的牧笛声,清脆悦耳。人还未入山,这声音便让我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多了几分期许。 到了半山腰,我走进一家茅舍。茅檐低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我走进去,要了一壶本地的蒙山茶。施茶之人是一位女子,清癯、瘦小,柔和的眉宇间带着些洗不净的茶渍,一看便是与茶相伴多年的人。她沏茶的手法极为娴熟,热水冲下,茶叶便在杯中舒展开来,如同月下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姿态优雅。 “老师是来游山的?”她轻声问道。 “是的。”我微笑着回答。她一听我们是文化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赶忙进屋拿出她自费出版的《蒙山新语》诗集,递到我面前。我接过诗集,轻轻翻开,读了两页,她的诗犹如天际星辰,纯净而美好,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让人感到无限温暖。 “那倒要好好拜读你的诗作,再尽情尝尝你们这遐迩闻名的蒙山茶。”我说道。她又为我续上一杯,我呷了一口,赞道:“这茶却胜过龙井、碧螺春,清纯爽口,回味甘甜。” 我又再呷了一口,确实觉得这茶有些特别。初入口时微苦,继而回甘,最后竟在喉间留下一丝清凉,让人回味无穷。小女子见我神色在变,便笑道:“如何?” “甚好。”我点头称赞,又问,“你毕业于哪所大学?”她抿嘴一笑:“只上过初中,后来……” “这茶长在蒙山高处,受云雾滋养,故而味道特别。”她接着解释道,“古时有个叫吴理真的,早在这儿种了这仙茶。” 我知道,《茶经》中确有相关记载,并非故事虚构,便回答她:“是啊,这蒙山茶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饮完茶,我继续向山上行去。雨势渐小,山间的雾气却更浓了。远处的山峰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浮在半空中的岛屿,如梦如幻。我不禁想起那女子诗句“细雨青衫踏落花”,此刻倒真应了景。真没想到在这高山之上,还能遇到这样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她的诗,远比那些在诗坛中相互吹捧的所谓“魁首”之作更具真情实感。 山顶有座小亭,已经破败不堪。亭柱上的漆剥落殆尽,露出木材的本色,却反而显得比新漆时更为质朴。我坐在亭中,望着山下朦胧的景色,心中诗兴大发,倦意全无。 突然,亭中来了一位老者,他须发皆白,长衫飘飘,手中拄着一根龙头木杖,正望着我出神,模样倒像传说中的八仙张果老。 “老先生也是来游山的?”我礼貌地问道。 老者转过头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老朽是山中人,每日都要上山看管茶园。君从何处来?” 我报了若水严道,老者点点头:“清风雅雨的名城,好地方。”便不再多言。 我们沉默着,坐了一会儿。一阵山风穿过亭子,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某种远古的叹息,又似在诉说着这山中的故事。 “听说这里的茶很有名。”我打破沉默。 “茶?”老者笑了笑,“不过是一些野茶罢了。真正的好茶,皆在山顶处,早年还是皇室贡茶,如今却……” “为何?”我好奇地问道。 “人只知索取,不懂反哺。如今茶树老了,人也老了。”老者用木杖轻点地面,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茶树少了,谁还愿意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去采茶?他们都去城里打工了。” 我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得又沉默下来。 “你读过‘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这句诗吗?”老者忽然问道。 “读过。”我点头。 “那你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写吗?” 我摇了摇头,说道:“原来不知,今日亲临此山,似乎有了些感悟。” “因为你没喝到啊。”老者对着我大笑着说,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他说我们来的时候不是清明之前几日采茶的季节,只能喝喝明后茶水。” 我也跟着笑了。他的解释虽然粗浅,却比那些文绉绉的专家考证报告有趣得多,让人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韵味。 雨已停了,夕阳从云层中透出,将山间的雾气染成了金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老者送我两包“蒙山茶”,我想给他钱,他却坚决拒之不接,只说:“相逢便是有缘,这茶便当是送与你的礼物。” 回到雅洲宾馆,我取出那包茶,用刚烧开的水泡了一杯。茶叶在水中舒展,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我尝了一口,与山上的茶确有几分相似,却又少了些什么。我品不出其中的差别,不由翻开《蒙山新语》,读得入了迷。 窗外,暮色渐浓。远处的周公山锁在云雾中,像是一抹淡墨画。我想起山上辛苦的种茶人,想起山顶的老者,想起那女诗人,想起那些不知名的落花和泥泞的山路。这一切,大约就是这包未花一分钱的茶叶中缺少的东西吧——那是一种与自然、与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感和记忆。 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错过。真正的幸运是在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在花季年华,遇见心仪同行的才女。错过了采茶的季节,错过了真正的蒙山新茶,错过了与某些人深谈的机会,我们只能带着些许遗憾继续前行。就像那位宋代的大诗人所说,饮过明月水后,终究没能烹试仰高山茶,只能在诗中寄托一点念想。 春风依旧在吹,细雨还会落下,多年之后,蒙山茶却还是年年生长。只是饮茶的我,再已不是当今这个踏着落花上山的饮茶客了。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