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未来5年铁路建设重点
一、国家骨干通道建设(强化跨省联通)
成达万高铁
线路:连接成都天府站、南充北站、达州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四川段435公里,设11站。进展:计划2027年通车,形成四川东向出川最快通道,达州至成都缩至1.5小时,衔接西渝高铁强化北上能力。意义:结束川东北(遂宁、南充、达州)无时速350高铁历史,推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渝昆高铁(宜宾至昆明段)
进展:四川段(143.5公里)2026年贯通,宜宾至昆明2小时直达,串联成渝与滇中城市群。枢纽联动:宜宾升级为川南核心枢纽,衔接成宜、渝昆高铁,形成“十”字网络。
西渝高铁(重庆至安康段)
四川段:经达州南、广安东,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8年建成。作用:与成达万高铁共构京昆通道,达州至西安缩至2.5小时,填补川东北纵向空白。
二、区域路网完善(填补空白与城际提速)
汉巴南高铁(汉中至巴中段)
规划:全长164公里,时速250公里,接入巴中东站,结束巴南高铁“断头路”状态,南江县首通铁路。进展:陕川联合推动,力争“十五五”初开工,形成成都—巴中—汉中—西安新通道。
绵遂内铁路
绵遂段:2024年开工,2028年通车,时速250公里,绵阳至遂宁1小时直达。遂内段:计划“十五五”开工,串联绵阳、遂宁、内江,结束三台、射洪不通铁路历史。
南充至广安铁路
进展:2025年开工,时速250公里,全长100公里,2029年建成。意义:强化川东北城际网,广安融入重庆“1小时圈”,助推川渝合作示范区。
泸州至遵义高铁
规划:时速350公里,全长235公里,纳入“十五五”重点清单。作用:打通成都—泸州—遵义通道,仁怀、习水首通高铁,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
三、枢纽升级与都市圈轨交
成都“超米字型”枢纽
天府站:2026年投用,规模12台22线,空铁联运枢纽(衔接地铁19号线)。枢纽环线改造:新增8站,2027年实现公交化运营,强化德阳、眉山、资阳通勤。
川南枢纽群
泸州-宜宾枢纽:依托渝昆、成贵高铁,打造全国性综合枢纽,辐射滇黔。达州枢纽:西渝与成达万高铁交汇,升级为川东北门户。
成都外环铁路
规划:连接青城山、崇州及德阳、眉山等卫星城,设计标准类比市域快轨,推动“1小时通勤圈”。
四、川西高原突破与货运扩能
川青铁路(合作至黄胜关段)
进展:2028年全线贯通,结束川西北无铁路历史,成都至阿坝州马尔康动车2小时直达。
宜宾至西昌高铁
规划:时速350公里,全长316公里,途经雷波、昭觉等脱贫县,争取“十五五”开工。意义:西昌经宜宾至成都/重庆缩至2小时,激活凉山州旅游与经济。
货运扩能改造
广巴铁路:2025年启动电气化改造,时速提至160公里,解决川东北货运瓶颈。宝成铁路改造:新增青白江至金堂线,强化成都北部物流效率。
重点项目建设时间表
项目
关键节点
通车时间
战略作用
成达万高铁
四川段全线施工
2027年
东向出川核心通道
渝昆高铁(川滇段)
宜宾至昆明铺轨
2026年
成渝连接滇中城市群
绵遂内铁路(绵遂段)
已开工
2028年
填补三台、射洪铁路空白
南充至广安铁路
2025年开工
2029年
川渝合作示范区纽带
川青铁路(四川段)
黄胜关至合作段建设
2028年
首通川西北高原铁路
广巴铁路扩能
电气化改造启动
2028年
提升秦巴山区货运能力
挑战与应对
资金压力:区域性城际铁路(如泸遵高铁)依赖省级全额出资,需探索PPP模式。
生态保护:川西高原项目(如宜西高铁)需攻克复杂地质,桥隧比超80%,动态优化环评方案。
跨省协调:汉巴南高铁需陕川协同推进用地预审,争取纳入国家中期调整规划。
总结
四川未来5年铁路以 “强通道、补短板、促均衡” 为核心:
高铁骨干网:成达万、渝昆、西渝三大干线贯通,实现“市市通高铁”;
城际毛细血管:绵遂内、南广、泸遵等填补县域空白,推动“成渝1小时通勤圈”;
川西突破:川青铁路、宜西高铁结束高原无铁历史,支撑民族地区振兴。
目标:2030年高铁里程超3500公里,建成“四向八廊”铁路网,全面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