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5|评论: 0

[第一时间] 太阳鸟书画观察 | 笔墨传薪火,文旅绘新篇——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时代回响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地多灵秀,文脉溯千年。

从三星堆的青铜神韵到三苏祠的笔墨风流,巴蜀大地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高地。而今,一场以青少年为主角的文化盛宴——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再次将传统书画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仅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书画传习的热潮,更成为四川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场大会,远不止于一场竞赛,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实践,深刻诠释了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

广植根基:22万青少年共筑传承沃土

文化传承,根基在人群,尤其在青年。

本届大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体系化的设计,为书画艺术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大会启动以来,全省21个市(州)精心组织,通过510余场各具特色的活动,如“AI携手共创书画”、“校牌竞写”等,成功覆盖5300所学校,吸引了超22.8万学生热情参与,同步面向全国开启网络赛区选拔,最终选拔出790名优秀选手晋级省级决赛。

这一连串的数字,勾勒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传承全景图”。它表明,传承不再是少数精英的“阳春白雪”,而是真正走向了广大青少年,成为了他们可感、可参与、可体验的日常。

这种规模化、体系化的推进,如同在沃土中广泛播撒种子,确保了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筑牢了最广泛的塔基。

激活创新:传统笔墨邂逅现代浪潮

真正的传承必然伴随着创新。

本届大会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便是巧妙运用多种手段,让传统书画与地域文化、现代科技和现代表达方式激情碰撞,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一是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大会决赛地遂宁射洪作为“诗酒之乡”和陈子昂故里,将地域文化浸润于赛事全程:嘉年华之夜以“陈子昂朋友圈”为主线,实现古今文脉的跨时空对话;书画非遗集市集中展示文房四宝、传统装裱等非遗技艺;系列活动深度融合涪江文化、诗酒文化,让选手在实地创作与体验中深刻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而网络赛区决赛选址“中国书法之乡”蓬溪,绝非偶然。选手们通过参观非遗馆、博物馆,观摩麦秆画,沉浸式体验了蓬溪将书法文化融入城市肌理的独特魅力。这使书画学习从单纯的技法临摹,升华为对一方水土文化底蕴的深切感悟。

二是与现代表达形式紧密结合。嘉年华之夜是创新表达的集大成者。总导演胡洪佳介绍,舞台以立体书画卷轴为核心设计,将上场通道设计为“山川河流的通道”,既暗合陈子昂文化精神如涪江水般流淌千年,更以山河意象象征对家国土地的坚守。特别是“陈子昂朋友圈”这一创意概念,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串联李白、辛弃疾乃至近代英烈,生动地将书画艺术所承载的“诗骨”风骨和家国情怀呈现出来,让历史变得可亲可感,叩击人心。

三是与科技和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大会期间,“AI携手共创书画”探索了艺术与科技的边界,网络赛区投票环节访问量突破750万人次,书画名师公开课通过网络直播惠及无数爱好者。这些举措打破了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传统文化的传播乘上了时代的东风。

升华格局:家国情怀绘就文旅新卷

大会的格局,并未止步于文化艺术本身,而是自觉地与更高的时代命题同频共振。其主题“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清晰地表明这是一次对青少年家国情怀的深度涵养。嘉年华之夜上,历代书画传习青少年与嘉宾同台,以合唱形式展现“对强国的呐喊和精气神”,这正是文化自信最为澎湃的表达。

更重要的是,这一盛事与四川省的发展战略完美契合。正如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所指出,四川要“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本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正是“文旅+教育”“文旅+青少年培养”的典范之作。

一方面,大会通过培育庞大的青少年书画爱好者群体,为文旅产业培养了未来的消费主体和创作力量。

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和展示射洪、蓬溪等地的文化特色,打造了独特的文化IP,形成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射洪依托“一诗一酒一木一厂”等资源,推出“国学寻宗研学之旅”“工匠精神研学之旅”等五大主题线路,串联子昂故里、沱牌舍得旅游区、两江画廊等景区;更借大会推出文旅惠民礼包,打造涪江梓江画廊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上半年吸引游客超400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2.1亿元,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消费的有效转化。而蓬溪紧扣“特色产业强县、民生幸福优城”定位,打造书法牌坊群、白塔书法主题公园等文化地标,培育书画研学特色线路,让书法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更重要的是,大会通过“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的主题定位,将文化传承与青少年家国情怀培养相结合。正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道义所言,参赛作品不仅展现技艺功底,更流露出“追求生动鲜活的灵性”。这种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融合,正是文旅融合发展最深层的动力源泉。

盛事虽暂落,余韵正绵长。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以其创新实践,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范式。它通过体系化构建传承网络、创新性打造体验场景、战略性对接发展规划,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彩实践。

当传统笔墨遇见时代创新,当文化传承对接发展战略,巴蜀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正如参赛选手所言,这场大会“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和自信,正是文化传承最宝贵的成果,也是文化强省建设最坚实的基础。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明前景,必将为四川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黄宗跃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