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52|评论: 0

川南页岩气首个无人值守脱水站累计处理气量破亿方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4-1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川南页岩气首个无人值守脱水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大坝脱水站累计处理气量突破1亿方。

据悉,大坝脱水站积极探索“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定期巡检、应急联动”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生产过程实时监控、自动控制等功能,让现场生产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巡检、人工操作、有人值守,到电子巡检、自动生产、无人值守的转变。

自去年年底投运以来,大坝脱水站一直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极大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为大坝区域产能发挥提供有力保障,为西南油气田年产上产500亿立方米添砖加瓦。

前瞻部署引领

随着国内页岩气快速上产,人力资源紧张、资源劣质化加剧、安全环保形势严峻等诸多难题逐渐凸显。创新生产管理,挖掘生产潜力,进一步提升页岩气开发降本增效效果,成为油气田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目前,西南油气田页岩气脱水站普遍采用传统24小时轮班值守模式,需配置6人值守,每4小时对就地仪表、机泵设备、重沸器火焰等关键点位进行巡检,而且这些巡检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巡检人员需要在站内来回奔波,整个生产运行维护、管理用工量大,成本高。

大坝脱水站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50万立方米,承担对大坝区域宁209H52、宁209H54及宁209H67平台联络管线来气进行集输脱水处理的任务,经大坝末站输往大坝阀室后进入宁纳线外输,意义重大。

在中国石油全面建设数字化气田的总体部署下,西南油气田多次组织开展大坝脱水站无人值守关键技术专题研讨会,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可行性。在“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正值去年冬季保供的关键阶段,大坝脱水站“无人值守化”施工作业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

为确保脱水装置快速投运,最大降低施工作业期间产量影响,西南油气田成立领导小组与专业项目组,协同多方力量提前谋划,科学编制总体方案,从“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管理及处置”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断对无人值守设计进行优化完善,全力保障施工顺利且快速推进。

夯实基础

传统的脱水站有个明显的痛点,即天然气从各个平台或集气站输送过来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处理后,再输往下游。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巡检和运行监视,这种人工巡检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因疲劳或疏忽导致巡检遗漏或错误判断。

大坝脱水站采用远程操作设备,现场无安防人员,也无固定的运行维护值班岗位。这需要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较多,涉及信息全面感知、流程自动控制、可视化监控、电子智能巡检、高性能通信网络等8个方面。

为了夯实基础,大坝脱水站在工艺和自动控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在进出站单元设置了压力监测和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异常,紧急截断阀会自动关闭。此外,脱水单元还配备了全自动智能过滤器、可远程启停的循环泵和可远程点火的重沸器等设备,这些智能化设备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还保障了装置的安全和平稳运行。

在工程建设阶段,西南油气田实行领导靠前指挥、值守一线,监督关键作业环节,优化调整施工工艺,强化施工作业全过程管控,通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不断克服工期异常紧张、设备材料排产周期长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如期完成。

与此同时,施工期间的所有作业都在管控之下,由安全人员全程扎根现场实行驻站监督、巡查监督,对方案技术交底、作业许可相关规定及承包商进行严格管理,将动火作业、吊装作业和夜间施工的风险压降至最低,全面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保障整个投运过程中安全环保受控。

强化智能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融入日常生产经营,大坝脱水站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首先,通过接入各种已建设备,站内能够全面收集多维度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智能诊断和巡检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大坝脱水站引入了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实时分析场站内的视频画面,为场站装上了一双“智能眼睛”,随时监控一切动态,无论是环境状况还是人员作业,都能做到一目了然。

同时,智能巡检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对接。这意味着,生产现场的各种信息都能被快速整合,让风险识别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获取风险信息,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并结合智能可视门禁系统和治安反恐系统,实现脱水站联防联控,进一步提升场站的安全性。

智能化建设还离不开电力的底层支撑。大坝脱水站采用“主备”电路结合的方式,构建气田内部通信网络,一旦主电路中断,网络将自动切换到备用电路,为大坝脱水站智能化、平稳化、安全化生产筑牢了最后一道防线。

“以前有人值守脱水站,需要24小时值守,每个脱水站至少需要6个人巡检管理。大家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工作效率不高也辛苦。如今实行了无人值守模式,在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只需2人每周巡检一次,便能确保脱水站顺利运转。工作轻松很多,效率也提高了。”西南油气田大坝脱水站工作人员说道。

目前,川南页岩气首个无人值守脱水站自去年底投运以来,成效显著,人力成本优化比例达67%,每日增产10万立方米,不仅极大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内输管网压力,为去冬今春区域天然气保供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新井产能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奔涌的数字化浪潮中,西南油气田围绕快速上产、安全受控、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化探索,逐步推动生产管理方式变革,逐步推动实现经营决策分析智能化、生产组织扁平化和运行实时优化,进一步提升了页岩气开发提质增效效果。下一步,西南油气田将不断优化无人值守设计、提升生产管理,持续推进智能分析、信息化管理,提高现场工作效率,牢牢地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