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6|评论: 0

[信息动态] 校园里的川剧腔,童心里的蜀韵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6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门口的好学校丨
校园里的川剧腔,童心里的蜀韵香,隆小这所乡村“教育之花”正在绽放

2025-08-25 15:32:51 来源: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彭州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抓要素强保障、抓内涵促发展、抓公平优服务,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与惠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如同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让彭州教育更有高度、力度与温度。
为展现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品鉴彭州”特别推出“家门口的好学校”系列推文,全面展示我市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成效及校园文化。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彭州市隆丰小学——这所以川剧为特色的乡村教育典范校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独特魅力。

7fbedf39g00t1jgli02x8d200hs007vg00hs007v.gif


川剧新蕾 三度竞艳全国戏曲小梅花舞台



近日,彭州市隆丰小学自编川剧节目《花木兰》第三次亮相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现场。小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据悉,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始于1997年,是一项全国性的高水平少儿戏曲艺术活动。此前,该校的自编川剧节目《我是川剧小戏迷》和《我们都是传承人》已两次获得“小梅花”称号,今年有望第三次获此殊荣。







彭州市隆丰小学创办于1970年,至今已有55年历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全国少儿戏剧小梅花集体奖、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基地示范合作单位、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首批实验学校、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四川省川剧教育基地、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成都市川剧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天府文化传承学校等一百余项荣誉称号。

川剧之“芽” 绽放乡村特色化办学之路



“天彭牡丹艳、隆丰川剧香”,彭州市隆丰镇是全国“川剧之乡”,川剧艺术和川剧座唱活动在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2012年,成都市提出“学有良教,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和要求。为准确把握办学方向,学校党支部多次研究,积极请教省内外教育专家,进行顶层设计,最终确定以川剧为突破口,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学校以“蜀韵隆小”为办学愿景,着力打造“蜀韵”校园文化。建成了“蜀韵”文化主题墙、“蜀韵·生长”主题雕塑、“蜀韵·传承”川剧文化展区,并建设了川剧相关功能室,购置了乐器及服装,为川剧教育奠定了软硬件基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成立了“蜀之韵”少儿川剧艺术团,聘请川剧表演艺术家、两度梅花奖得主刘芸、原成都市川剧艺术团联合团副团长王厚盛、成都市川剧院马丽、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彭潮益、蒋立芳等专家为学校川剧艺术团指导教师,定期到校开展川剧教学指导工作,提升学校川剧教学水平和现有川剧节目的质量。



同时,学校在隆丰镇当地川剧社聘请了川剧传承人钟昭贵、胡贞义和艺体教师一起,利用每周二、四的中午和周末开展学校川剧常态教学工作。



从全国专家到地方传承人,再到学校教师,形成了低中高搭配的三级师资梯队,有高端指引,有技艺保证,有教学落实,川剧特色教育得以深入实施。



“蜀之韵”少儿川剧艺术团多次应邀在锦江剧场、金牛宾馆、锦江宾馆进行表演展示,并前往摩洛哥、日本进行国际友好交流。中央电视台《传家本事·他们的一天》《家有小戏迷》《传奇中国节·中秋》等节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2022年,学生川剧团的5名同学被特招入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川剧班,正式跻身准专业演员行列。



13年来,学校培养了600余名川剧人才,先后接受中国文化部、四川省文化厅等上级部门调研参观80余次;应邀在全国、省市参加各类比赛展演100余场,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等全国及省市级媒体共计20余家宣传报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
学校的“新时代特色化办学”经验,得到省市乃至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社会的充分认可。2019年6月,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新时代小学特色化办学发展规划”现场研讨会在隆小召开;2011年9月学校校长在“四川省名师名校长办学论坛”作主题发言,全省名校云集;2024年5月,学校特色化办学经验,在川渝首届中小学书记校长风采展示获一等奖(四川省仅4人);2024年6月,四川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集体到校专题研讨;2024年11月学校获成都市乡村教育案例一等奖并在全市宣传推广;2025年5月,学校被推选为四川省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彭州唯一);2025年6月,被评选为四川省薪火传承计划首批项目学校(彭州唯一)……



学校校长先后在北京、福建、云南、重庆及绵阳、凉山、甘孜、阿坝、广安、雅安等地作特色化办学经验专题讲座40余场(次),彭州教育双特办学经验在全国辐射。

“蜀韵”课程 晕染五育人才成长画卷



学校建立完善“三级”课程体系。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加强课程深度融合。学校在上齐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围绕“蜀韵隆小”办学愿景,学校逐步确定了基于“五育并举”的“蜀韵”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框架。学校依托川剧特色教育资源,开发出“蜀韵美”川剧校本课程,将川剧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学科深度融合。先后开发出《川剧常识》等4册校本读物(其中两本全国公开发行)。



在川剧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丰富经验后,学校进一步开发出以“成都平原”劳动为内容的“蜀韵香”劳动校本课程、“武之韵”少儿传统武术课程、“声之韵”传统语言艺术课程、“舞之韵”传统舞蹈课程、“木之韵”木工课程,共同构建起日趋完善的“蜀韵”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引领下,学生素养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品牌日益响亮,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彭州市前茅,在彭州市教育局学校综合评估中连续获得一等奖。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借助新时代特色化办学的非对称优势,彭州市隆丰小学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深化特色课程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优质教育真正成为“家门口”的民生福祉。



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托举起无数孩子的未来
是传承知识的殿堂
更是点燃梦想的成长摇篮
绘就着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崭新图景
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孕育希望
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幸福生长!
ipLocation.f6d00eb.sv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