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17|评论: 16

鲁迅夹烟误导青少年?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8-26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夹烟误导青少年?


                       谢歌说事


        最近,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面墙画成了舆论焦点。有游客投诉鲁迅手中夹着的香烟“会误导青少年”,建议将其改成握拳姿势。

640

       怎么看怎么都像一场文化洁癖引发的荒诞剧。而且,这出荒诞剧不禁让人想起《孔乙己》里的咸亨酒店,当长衫客们还在争论“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投诉者这位现代版的“卫道士”就已经开始对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进行道德审判了。

       历史真实容不得美颜滤镜,你以为你是搞自拍?不得不说,历史的车轮都行进到文明的21世纪了,可投诉者的逻辑思维还停留在古时候的刻舟求剑。且不说鲁迅本人烟不离手的形象早已凝固在历史照片中 ,单看他在《秋夜》中“点起一支纸烟”的自我书写,就足以证明吸烟是其创作生涯的重要写照。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面墙画呈现的是“生活化的鲁迅” ,而非高高在上的符号。若按投诉者的标准,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豪情是否也要改成“举果汁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壮志是否该换成“茶里挑灯看剑”?因为酒烟不分家,两者都对青少年有害,都不是个好东西,可问题是,烟为何叫香烟,酒为何叫美酒呢?历史上的伟人们比如毛泽东邓小平哪个不是烟不离手?难道拍影视剧都得改?本身来说,历史人物的血肉丰满的再现恰恰就在于这些看似不完美的生活点滴印记。

       更讽刺的是,投诉者对吸烟的“零容忍”暴露出惊人的历史割裂。当我们在教科书里读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迈诗篇时,是否会因为他手中的香烟而否定其历史功绩?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经典照片中,指间的烟卷同样清晰可见。若按这种逻辑,是否要把《开国大典》油画中的香烟全部PS掉?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画布,真实的人物形象远比投诉者的道德标本更有力量。
640 640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个人好恶对公共文化空间的粗暴入侵。投诉者声称“为了青少年健康”,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岂是一幅墙画所能左右?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鲁迅作为文化名人,其形象与娱乐明星的模仿效应不可同日而语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将历史人物工具化的思维,今天改烟,明天是否要把《红楼梦》里的酒局全部删掉?后天是否要给《水浒传》的梁山好汉们每人发一瓶矿泉水?

      所以,投诉者属于是典型的个人好恶绑架公共规则。这种文化洁癖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像癌细胞一样扩散。还记得《江南百景图》因篡改岳飞形象引发的轩然大波吗?当游戏将“肉袒牵羊”的投降之礼强加给抗金名将时,遭到的是全民声讨 。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从未远离我们,从刻意美化奸臣到丑化英雄,再到如今对历史细节的吹毛求疵,本质上都是对文化基因的阉割,真是不明白了,投诉者是个啥思维?难怪网友讥讽其是:鲁迅夹烟,她夹头。

      其实,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早已给出答案:对待文化遗产,要“占有,挑选”,而非全盘否定 。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墙画,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实践,它既保留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深沉(吸烟常与沉思关联 ),又展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正如雕塑家李象群在创作《野草》时,刻意在鲁迅嘴角添加痰渍般的细节,用荒诞手法凸显其批判精神 。

      值得欣慰的是,绍兴文旅局的回应展现了应有的担当:“不会因个人投诉盲目修改” 。这让人想起鲁迅文化广场上那座重达2.5吨的铜像,基座上斑驳的痕迹,正是风雨沧桑的最好见证 。当某些人试图用道德洁癖给历史人物整容时,我们更需要守护这份真实。因为,一个连鲁迅指间烟火都容不下的时代,又如何能孕育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火种?

      这场荒诞剧终将落幕,但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当我们在纪念馆里与鲁迅“对话”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吸烟者的剪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切片。正如鲁迅所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我们需要的是战士的真实,而非苍蝇的聒噪。同理,真正的艺术,也不是无菌室里的标本,而是带着时代烟火气的生命体。真正该被“夹头”的,不是鲁迅手中的烟,而是那些试图用道德镣铐束缚历史的僵化思维。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8-2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小平故居铜像广场,小平同志坐在藤椅上目视前方,可他右手上的烟都被拿掉好几年了!!

发表于 2025-8-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戒过烟的,一戒肺就痛,刺痛那种,估计是新生长,新肺叶子出来找不到伙伴,外面全部是熏黑了的肺叶子,不认识打起来了!

发表于 2025-8-2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的是想抹去历史

发表于 2025-9-1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发表于 2025-11-4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谁?网红王培霖天天在视频号讲他是中专肄业不是毕业,李敖说他写的文章连语句都不通顺,病句歧义百出。我的记忆里只知道他是写小说的,而思想家,起码的基础思想著作要有,比如黑格尔有思想著作《黑格尔历史哲学》、《逻辑学》、《小逻辑》等。小说不是思想。
发表于 2025-11-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记得他喜欢嘲讽既无权也无势的最底层有瑕疵的百姓,拿这些百姓的瑕疵猛烈炮轰,但是他从不骂日本、苏联、也不骂欧美,更不敢骂当官的,很显然骂军阀政客是有风险的,但是嘲讽阿Q、孔乙己、祥林嫂、小D、华老栓的瑕疵,说他们不努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种的骂当大官的。
发表于 2025-11-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赵本山等都成为了千千万万的他,嘲讽口吃者、肥胖者等。最后漫山遍野的他脱颖而出,包围了整个这遍土地,比如广安中师毕业生教农村孩子,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至于学生们早早离开学校到广东打工,然后按揭贷款买房买车,假装阔佬,每年过年衣锦还乡,家家户户交谈都说收入一般般,只有一万多块钱一个月等。其实中金报告显示月入5000元以下的有13.3亿人口之多。
发表于 2025-11-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想争着当他,对弱者指指戳戳,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按揭贷款买房买车成为其取得当他的资格,以避免被人指指戳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发表于 2025-11-4 22: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熟悉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总感觉老老实实做事的人终究还是吃亏了。
发表于 2025-1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眉冷对千夫指,应当指定千夫的具体对象,他除了嘲讽有瑕疵的最底层老百姓之外,并没有再针对过谁,杨荫榆除外。那么可以推定千夫指广大平民中的有瑕疵的小人物: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等等,至于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率是俯首甘为苏联的孺子牛了。做事要明确具体对象。除去了平民,剩下的就是权贵。
发表于 2025-1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底层老百姓之所以成为最底层老百姓,那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是因为致命瑕疵,使得他们最终落入红尘最底层。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社会最底层百姓,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都有能力改变世界了,那他们就脱离最底层,实现草根逆袭,跨越阶层了。但是从最底层拼杀出来的成功人士很少。用圣人标准要求最底层百姓毫无意义。

发表于 2025-11-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一个方鸿渐泛滥成灾的年代,同时也是有一点光芒你就灿烂的时代,同时也是侮辱灵魂思想的大时代,他们的出现直接颠覆了文人和文学工作者的区别,于是没有逻辑学启蒙的现代人,在他们发明的课程---《语文》里,形成了文学工作者就是文人的意识,于是他们以写诗词、文章而成为社会的高收入精英阶层,并被封神,说成是大师,比如徐志摩、他、周建人、周作人等。实际上文人是文科+理工农医等,而并非文学工作者。文人是对应军人而设立的概念。

发表于 2025-11-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鲍鹏山说,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语文》这门学科,这里古代也没有,方鸿渐们为了实现他们的自我利益,于是发明了语文,也趁机解决了他们的就业,于是他们通过从事文学工作,而成为富的流油的高收入阶层,并担任诸如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一个地方只会教学生《再别康桥》、《阿Q正传》,真不知道,学生们能从这些里学会什么?

发表于 2025-1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他们为啥不学习鲁迅的精神。我看你吃饱了撑得哟。现实社会上这么多抽烟的,包括自己的父母,咋不去评判?真是的。
发表于 2025-1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5年11月23日他的一篇《寡妇主义》文章中,写道:“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这就是你们奉为神的他说出来的话,这是一个大学教师的修养吗?面对他的辱骂,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从来不计较。杨荫榆才是真正的有文人风骨。
发表于 2025-11-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有事讲事,公平说理,在书面文章中骂杨校长是寡妇、拟寡妇,创办的是寡妇教育。这就是一个大学教师写出来的作文?这能叫文章吗?连信访材料都不可以这么写。这就是你们高举的伟大文豪旗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