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23|评论: 19

罗聘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画新风景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张震

罗聘其人

罗聘,号两峯,世代居住在安徽歙县呈坎村,后来全家迁至扬州,父亲参加乡试中举,罗聘是其第四子,罗聘从小爱画画,爱读书。当时,扬州的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在扬州开设文人聚会的场所,招集贤流,罗聘以其才华出众,受到了马氏兄弟的厚待。

马氏兄弟也是歙县人,早年来到扬州,逐渐成为大盐商、大藏书家、诗人。两兄弟家资丰厚,热心公益,捐资修建扬州沟渠、街亭、孔道,修建梅花书馆,推动了地方教育,马氏兄弟是当时扬州文化的主要推动者,袁枚有诗赞曰:横陈图史常千架,供养文人过一生。

罗聘在扬州拜金农为师,先学诗,后学画,画佛画梅,都由金农亲自教授。画成熟后,又突开慧眼,开“变相”之图,喜欢画“鬼趣”。罗聘的“鬼画”在当时非常有名,其中有一卷《鬼趣图》,题款撰跋的人很多很多,在当时的文人中传为佳话,也使其更加出名,其中有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著名的经济学家、《四库全书》编纂程晋芳。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清 罗聘 竹石图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聘自称“花之寺僧”,这个“号” 的来历,是他喜欢看佛书,通禅理。有一天他梦见一座寺庙,门头上写着“花之寺”,醒来后他总认为他是这个寺庙的主僧,就号“花之寺僧”,并自己刻了一枚印章。罗聘在扬州最出名的时候,许多盐商把数百金捐给重宁寺,点名让罗聘画壁画,请他画大罗汉、大菩萨,许多人赞扬他的画可以和崔子忠、陈洪授比肩。

罗聘著有《相叶草堂诗集》,在扬州主要居住在天宁门弥陀巷,今仪征小花园巷一带,死后葬于今仪征甘泉镇西乡,享年67岁。罗聘在“扬州八怪”中算画技最高的人之一,他性格好,人品好,结交的名人也最多,愿意为他题诗题画的人也很多,这为他在书画圈、文化圈树立的口碑。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夫人方婉仪

罗聘的夫人叫方婉仪,号白莲居士,和罗聘是同乡,家住安徽歙县联墅村。爷爷叫方愿瑛,当过广东布政使,父亲方宝俭,当过国子监教习。方婉仪从小跟随父亲和姑妈方颂玉学习书画,后来又跟随诗人方大成学诗。

与罗聘结婚后,两人感情很好,给自己的家取名香叶堂,两人一起吟诗作画,被朋友称为:一家仙人古眷属,墨池画醆相扶持。罗聘和方婉仪俩人经常合作书画,罗聘画梅花,方婉仪画牡丹,方婉仪最常用的姓名印章是:两峯之妻。此印为罗聘所刻。

罗聘和方婉仪搬到扬州后,他们将自己的书房改名“朱草诗林”,并制作大匾额其堂。方婉仪有诗集《白莲半格诗》,当时的文化名家杭世骏、丁敬、金农都为她题赞,很多人都非常尊重她,称她为“女士”。

罗聘和方婉仪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早年夭折,二儿子允绍、三儿子允缵都擅长书画,尤其是允缵有“小峯”之称。罗聘和方婉仪共同生活了27年,去世时48岁。当时罗聘正在北京,回来后罗聘不再“画鬼”,从此改画佛像。方婉仪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这日正好是荷花的生日,方婉仪有《生日偶作》诗:冰簟疎帘小阁明,池边风景最关情。淤泥不染青青水,我与荷花同日生。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清 罗聘 磎月黄昏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清 罗聘 袁枚像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袁枚画像

罗聘给袁枚画了一张像,寄给了袁枚,袁枚收到后,把画像拿给家人看,随后又回了一封信,并把画像退给了罗聘。

袁枚的信写的很有意思,他说:罗聘认为这张画像是我,但我的家人都说不是我。袁枚又说:圣人有二个我,毋固毋我之我,一我也;我则异于是之我,一我也。毋固意思是不拘泥固执,毋我意思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这两个词出自于《论语·子罕》。我则异于是出自于《论语·微子》,意思就是我与他们不同。

袁枚又带有玩笑的口吻在信中说:我自己认为,我也有两个我,一个是家人眼中的我,一个是罗聘眼中的我。罗聘认为我长成这样,家人认为这不是我的长相,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什么长相了。也许我就应该长成罗聘画的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也许是我的前世,也许是我的后世。

画像挂在我家里,来访的朋友都会说:这是谁呀?如果我收藏起来,将来后人又会问这是哪个老头?袁枚最后写道:既然你罗聘认为画的是我,那我就退还给你,请你替我保存好“另一个我”,希望你能像保存丁敬、金农画像一样,让更多的朋友看一看,你心目中的我。这是我一生的荣幸。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  鬼

罗聘画鬼出名,其最初的基础是喜欢听鬼故事,读鬼故事书,对各种“鬼”比较了解。也有人说罗聘眼有慧光,白天都能洞知鬼物。这就太神化他了。

画鬼自古有之,秦汉时代有,唐宋时代更有,吴道子有《地狱变相图》,龚开有《中山出游图》,“鬼画”最为人知的就是钟馗。罗聘画鬼,仍然是在学习古人画鬼的基础上进行变相,罗聘不光画大鬼、小鬼,也画谁也没见过的,但又比较有名的远古人物,譬如仓颉、伏生,这种画本属于人物画,但他画的变形改态,面有异相,这就有了新意,有了奇趣。

罗聘画鬼,和前人完全不同的地方,是他喜欢大夸张、大变形,比如有的鬼,头大于身子几十倍,手长与腿数倍。罗聘常常在朋友面前讲鬼,他经常说凡有人处皆有鬼,甚至还玄乎玄乎的说:幽房空宅多厉鬼,午前阳盛,鬼会躲在墙角,午后阴盛,鬼则四处乱跑,鬼喜欢在人多的地方,人越多鬼越多。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其实,罗聘是以鬼喻小人,借题发挥。

罗聘的鬼画,在当时很受欢迎,有一百多个文人名士为其题画,对其画鬼饶有兴致,比如蒋士铨在罗聘的一仆一主鬼画上就题有:王家僮约太烦苦,鬼奴嘻嘻随鬼主……饿鬼啾啾啼鬼窟,不及豪家厮养卒。又比如罗聘画“一鬼鲜衣科头,一鬼似奴赤身”,有人就在画上题:君不见主人衣服丽且都,其仆却寒且瘦。许多人在他鬼画上题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骂骂世道,骂骂恶人、小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5-8-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作品

2022年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发表于 2025-8-2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悦上枝头 发表于 2025-8-27 10:10
夫人方婉仪
罗聘的夫人叫方婉仪,号白莲居士,和罗聘是同乡,家住安徽歙县联墅村。爷爷叫方愿瑛,当过广东 ...

一家人都是书画名家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昌月影 发表于 2025-8-27 10:47
一家人都是书画名家

image.png

发表于 2025-8-2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到了清代名家名画。谢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