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6|评论: 0

[生活资讯] 国家有史、州县有志、家中有谱、洙泗同风

[复制链接]

国家有史、州县有志、家中有谱、洙泗同风

文/狼烟诗影

经过几年的寻找,终于在去年联系到我们邛崃张良后裔的另外两个支系,寻找历程首先是姓“张”的,其二,一支在大邑县新场镇,一支在新津县大花枝,结果几年前去大邑县新场镇找到很多张姓,喊他们讲是这样来到这里居住的,结果很多张姓讲的都不是和邛崃张良后裔讲的故事一样,几经周折,终于在大邑县新场酆都庙找到一支张姓,讲来川故事和邛崃张良后裔故事一致,他们也说大花枝有一支是张姓二房,大邑县是幺房,邛崃是长房,这样就先把大邑县新场酆都庙我们宗亲三兄弟的幺房确定了下来。后来几年去新津县找不到大花枝这个地名,结果在去年到崇州市大划乡张板桥,才知道大花枝这个地名在他们那里,在那里找到一支张姓,在十多个张姓宗亲老人口中,大多数都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怎样来大花枝居住的,只有一个张姓老人知道,他讲怎么入川,在新津黄鹤楼分开,栽三棵黄鹤树为证,每年正月初一在新津县黄鹤楼相会。故事和我们邛崃完全一样,就这样确定他们就是二房。在今年六月份十一日,我们邛崃、大邑、崇州三支张良后裔三兄弟终于在崇州大花枝相会。并当天成立了“邛崃、崇州、大邑张良后裔家族群”。
父亲经常说:“国家有史,州县有志,家中有谱,洙泗同风。”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记载历史的《书》,州和县必须要有地方志,比如《邛崃县志》《康熙直隶邛州志》,每一户人家中必须要有一本《家谱》。我们是轩辕黄帝的后裔,我们要尊同轩辕黄帝的洙泗流源家风。”意思是:“轩辕黄帝和炎帝打仗,炎帝三战三败,炎帝为了不被灭族就求得和亲,愿把自己的女儿“邛”嫁给黄帝做第三妃,后来“邛”发明了把生肉煮熟吃,解决了人们肠胃生病的问题,被尊称为“讳邛”。讳邛给轩辕黄帝生十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儿子发明了弓箭,黄帝赐姓“张挥”,这就是我们张姓的来历。
还有就是要尊同轩辕黄帝祖先的家风,轩辕黄帝是苗裔,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最早期四个苗族的一种。苗,是神农氏的后裔,神农氏发明了种水稻和种玉麦,故今天我们看到古代石雕刻的神农氏,他左手拿着一串谷子,右世拿着一块玉麦苞苞。
父亲曾说,我们每年打完谷子,吃新米饭的时候,第一顿,必须先乘一碗新米饭给狗吃,因为有饭吃要感谢“狗”。相传,神农氏带一条狗划木船出西海,找到一座不高的仙山,称“蓬莱”。(神农氏出生地:邛崃大同古镇金台山。西海:上古时期邛崃是湖泊和泽地,夏天雨水多,成了“海”,山海经称“西海”。蓬莱:今邛崃市君平乡和大邑县高山镇一带,地势较高,称蓬莱。神农氏后裔炎帝,在上面建有都城“空桑”。)一带山上生长着很多“穗”,就是玉米杆苗的意思,上面结了玉麦苞苞,神农氏就把玉麦苞苞带回家,做种子,回家的时候,神农氏发现,和他一路坐船去的狗,尾巴上有很小的几颗“谷物”,神农氏想,留着一起做种子吧,第二年,神农氏把谷子和玉麦种到泽地和干地,果然长出了谷子秧苗,和玉麦苗,还有之前的红苕苗,还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苗?父亲说他不记得了,反正是“四种苗”,这以后,我们就有大米饭、玉麦馍馍、和红苕吃了,神农氏四个儿子,每一个儿子改名为“苗”,具体四个儿子排什么“苗”就不知道了。轩辕黄帝就是神农那个“秧苗”的后裔,所以,轩辕黄帝家为“秧苗”一支,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专门种“水稻”的那个“苗”。所以,轩辕黄帝家族的风俗就是每年吃新米饭,必须之前乘一碗给狗吃,就是轩辕黄帝出生地在洙泗流源那个地方,即:今天的大邑县“王泗”甘泉村,这就是“洙泗同风”的来历。就是我们张氏家族必须尊同轩辕黄帝的《洙泗同风》的家规风俗。
20250827151624front2_0_7551427_FrhM74rGIFo1lDS1lwK_OVrzCwo-.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