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瑕十七年后——新学期二上订正    
 释题   “指瑕”,先是对“2002—2016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后是对“2017—2024学年部编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版本,即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后者沿用前者)的《拍手歌》提出质疑;   “十七年”,2008—2024学年指瑕;   “后”,今年订正。   笔者若自以为教材该处是瑕疵,则穷追不舍,不改不休。   教材出现差错要反思。出错23年(2002—2024)后才订正更要反思(况且并非没人指瑕)。    
 知识性差错(1-2)   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拍手歌》,20页:  
       你拍一,我拍一,     动物世界很新奇。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雄鹰飞翔云彩间。    
     你拍四,我拍四,     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     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     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     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保护动物是大事。    
 浅析   “拍二”句没押好韵。  
     《拍手歌》每两句一韵。以每两句的第一句末尾的数字之韵为起韵,押韵即第二句句末之文字合数字之韵。   “拍二”句的第一句末尾数字是“二”(èr),而第二句句末文字是“伴”(bàn),不押韵,韵腹不同,韵尾也不同。   可考虑第二句改为“大象长鼻又大耳”(ěr),既押韵,内容也行。   所谓“内容也行”,一是大象为大多低年级学生熟悉,喜爱,起码较锦鸡、黄鹂、百灵要熟悉些;二是原文说飞禽的有四,说走兽的仅二,改大象后,飞禽走兽各三,可相对均衡。   也可考虑第二句句末为“儿”字。   笔者于2020学年上学期上贴上传的网文《儿歌 树木 字典 声音 宫灯——二至六年级上册五篇》(可手机或电脑网搜,2021-02-20)中提出:    
     可考虑把拍二句改为以下任一(引玉之砖):     1.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作伴儿。     2.你拍二,我拍二,大象长鼻又大耳。  
     “1”的第二句只是六音节而非七音节(应七音节),“伴儿”是一个音节而非两个音节(是“bǎnr”而非“bǎn ér”):笔者之误。  
     笔者于2018、2020、2021、2022、2023、2024学年提出质疑。  
   订正   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同文——在“伙伴”后添加“儿”字: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