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开学季重点传染病健康提示,特别提醒要注意防范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五类重点传染病。
市疾控中心根据近期传染病监测结果,对开学季校园易发、多发传染病风险进行了研判。当前,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但夏秋季是部分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障师生健康,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市疾控中心就开学季重点传染病发布防控提示。 开学季,如何预防重点传染病?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工作人员陈沁纯就五类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建议。 开学前后人员流动大,我市各区县均有白纹伊蚊等传播媒介分布,存在因输入引发本土疫情的风险。在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等)防控方面,陈沁纯建议,清除校园周边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外出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帐、纱窗、驱蚊剂等防蚊虫叮咬;主动报告行程,特别是如有国内外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居史,返校后2周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告知校医和老师,并及时就医。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胃肠炎等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时期。陈沁纯建议,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餐具定期消毒;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做好病例管理,学生或教职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居家隔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返校,避免传染他人;对呕吐物、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规范处理。 开学后人员集中,容易出现聚集疫情,5岁及以下低龄儿童是易感人群。在手足口病防控方面,陈沁纯建议,要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咬玩具等良好习惯;加强环境清洁,定期对玩具、用具、门把手、桌面等进行清洁消毒,勤晒衣被;儿童出现发热或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隔离期一般为症状消失后1周。 在流感防控方面,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陈沁纯建议,所有大于或等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特别是学生、教职工和在公共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积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同时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呈低水平波动,但预防仍不可松懈。陈沁纯建议,家长和学生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检测抗原或核酸,确认感染后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建议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 那么,学校方面该如何防控重点传染病?陈沁纯认为,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传染病患者;加强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保障饮用水安全和食堂食品安全;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