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趣的戏曲掌故,您知道多少?
戏曲掌故是指与戏曲相关的历史人物、典章制度、传说或故事。它不仅包括戏曲演员的故事,还涉及戏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里的每个身段、每句唱词,都藏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今天接着聊聊几个有意思的戏曲掌故,看看你知道多少?
1.
《辕门斩子》里“朝中天子三宣,阃外将军一令乎”是何意?
“阃”是指天子的皇城,在京城皇帝发号诏令,即天子三宣。皇城以外是将军说了算,“阃外将军一令乎”主要含义是在这一块地界我说了算,应时变补不
2.
《窦娥冤》中“六月飞霜因邹衍”“只为东海孝妇冤”包含何典故?
《后汉书·刘瑜传》记载,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精通阴阳之道,他认为时世盛衰是以金、木、水、火、土“五德”为转移的,其学说影响很大,即游说各国。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邹衍、乐毅等名士便来到了燕国。燕王很欣赏邹衍才华,任命高官,但招来了其他官员的忌恨,经常在燕王面前说邹衍的坏话。燕王轻信谗言,将邹衍下了大牢。邹仰天大哭,感动了上苍,六月间天降飞霜。燕王听言害怕了,觉得这是上天的警告,急忙赦免了邹衍。
据《烈传》汉书·于定传)记载,东海孝妇,名周青(东海郡,今天山东省郯城县,孝妇冢),早年丧夫,守寡侍奉婆婆,甚是孝道,远近甚名。一日,婆婆突然死亡,外嫁女儿告官,言周青害死,县令判周青死罪,即日处斩。周青被斩首前,请求用一丈长的竹竿悬挂五色长幡,当众立誓说,我若有罪,赴死血会顺流;若是冤枉而死,却会向上倒流。“刽子手”一刀砍下时,血冒三丈,沿着杆向上流,到了杆顶,又沿着幡子流下,顷刻间狂风大作,鹅毛飞雪铺天盖地,自此东海郡大旱三年。人们为了纪念周青,在墓前立一碑:孝妇冢。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故事还是有些夸张,关汉卿根据此情创作了《六月雪》。
3.
戏词中“婵娟”“裙钗”“妆奁”“初结缡”的典故
“婵娟”:比喻美好的女子,也指月亮。
“裙钗”:指未嫁的女子。
“妆奁”:古代指女子的嫁妆。
“初结缡”:指女子出嫁。
4.
“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的含义
史书记载,东汉时的侯,级别不太高,“汉寿亭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名誉县长,或是处级调研员,虽然有荣誉,但无实权。到西汉时级别就高了,但很有伸缩性。传统戏中的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只是个头衔,却无实权。
传统戏《白马坡》《出五关》《华容道》里常有“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或“上马金,下马银”等台词及唱词很容易被人们误解。其实,这也不是针对“关羽戏”的专用词。《戏曲词语汇释》一书里这样解释:是优厚的赏赐,有类似的关系人物,均可用此词语。
5.
诸葛亮的扮相、鹅毛扇及“山人”之称谓
史记中,诸葛亮在生活中并不是个道人,戏曲中身着八卦衣,只是象征并渲染神秘而已,是艺术的夸张。
鹅,是一种很机警的动物,用鹅毛做扇,其含义是时刻提醒做大事要机警,如履薄冰。相传是其岳父黄承彦所赠。
在当今戏曲舞台上,诸葛亮报名时称:“山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这样合适吗?“山人”是古代江湖术士的自称,诸葛亮在没有任蜀汉军师、丞相以前,他为江湖隐士。当被聘为蜀汉军师、丞相以后,就不应该再报“山人”。尤其在葫芦峪《五丈原托印》中,身为蜀汉大丞相,应报“吾,蜀汉丞相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较为妥当。
这些掌故就像戏曲里的“密码”
藏着前人对艺术的琢磨和敬畏
你还知道哪些戏曲冷知识?
评论区聊聊呀~
来源:秦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