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9月1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热议。
不少网民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表示不舍,“纸质票超有意义的,记录每一次奔赴。”“喜欢收藏火车票的天塌了,和自己青春告个别吧。”“它不仅是一张凭证,更是一段旅途的见证。”也有网民表示认可,“出行无需携带车票,报销随时线上完成,既节省纸张,也符合节能减排趋势。”还有网民认为“完全数字化”对视力不佳、识字有限或使用老人机的老年人不够友好,“与时俱进没错,但得考虑没智能手机或用老人机的人啊!就像高速路ETC,起码留个人工通道吧?别让老人和特殊群体为难。”
企业报销环节也成为讨论焦点。“现在开电子发票要填一堆信息: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还要提交确认,步骤这么多!以前自助机刷身份证秒出票,简单明了。”“报销还是得打印出来,电子发票听起来高大上,结果要两张A4纸,一张发票一张抵扣联。铁路省了成本,我们企业打印费多了,负担一点没减!”
综合网络观点认为,纸质火车票退出历史舞台是铁路数字化转型的里程碑,体现了技术进步与环保理念的结合,极大提升了年轻群体的出行与报销效率。然而,数字化不应忽视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的需求,可以优化电子发票流程,增加线下服务支持,让数字化转型惠及更广泛的旅客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