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29|评论: 0

临邛三绝美名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邛三绝美名扬
                          李旭葵
文君故里名天下,临邛三绝美名扬。
古临邛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发生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世界爱情经典、铸造出彩绘瓷故乡的隋唐邛窑遗址和天下第一古火井,在国内外名声遐迩,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移植,无法替代的,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而被称为“临邛三绝”。
古称临邛的邛崃,从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11年,秦派蜀守张若建成都、郫城、江州(重庆)和临邛城以来,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悠久历史,临邛城就名列为巴蜀四大古城。在历史上,临邛城虽然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战火厮杀的战乱浩劫被毀,但后来都是基本上在古城遗址废墟上的恢复和重建。历经了沧桑烟火的岁月风雨,古城千年风水一脉相承。
名列巴蜀四大历史古城的邛崃,境内的西汉文君井、隋唐邛窑和东汉临邛古火井,具有属于世界上唯一性特点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还具有较高不可代替的旅游文化价值。得天独厚的“临邛三绝”,载入世界的文明史冊,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临邛历史文化内涵。
临邛火井
临邛火井,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的史证。
火井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宣帝时期。《汉书·郊祀志》和《汉书·地理志》“西河郡”中文字记载,我国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陕西鸿门出现火井,当时人们不理解这一现象,认为天地万物皆受神的支配,“火从地中出” 是神的旨意,因立庙祀之。这也是古人称天然气井为火井的由来。
早在西汉时代,临邛县的制盐、冶铁业,即已兴盛。《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朝廷在临邛县设置盐铁官。晋常璩《华阳囯志》卷三又载;“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又穿临邛、蒲江盐井共20余所,增设盐铁官。”史书上有文字记载的临邛火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地下的盐卤和天然气一般都是相伴储藏。在西汉时期,在临邛县城西外六七十里处(今火井镇、南宝乡和油榨乡境内),当地有人在打盐井时,掘到了一定深度后,天然气大量喷出,意外地打成了一口天然气井。天然气遇火便会燃烧,晚上,井口火光冲天,几十里外都可以看见,所以当时被人们称为“火井”。
史书文字记载,临邛县“火井”深两丈多,井口直径约五尺,属于大口浅井,气量丰富。早在汉代时期,临邛人就开始利用天然气,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
公元前二世纪时临邛火井场,山民盖作坡池井时掘出天然气。有人投以家火,遂燃烧发光焰,古人用湿絮塞之而灭。遂有人作石盘镇闭。而穿小孔洩气,当地人用竹筒作管道把井里的天然气引出作燃料熬盐,由于燃烧温度高,出盐率比用柴火高得多。。亦可以竹筒吸盛其气,穿孔燃之,以代烛夜行,可以燃烧相当长的时间。其气不与空气接触则不自燃,故可“拽行”也。
距临邛县只有100多里的成都人,著名的汉代文学家扬雄身临目睹,在《蜀王本纪》中写道:“临邛火井,深六十余丈。”
距临邛县仅80里的崇州人,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对临邛火井煮盐的文字记述得相当详细。“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照。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倾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以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从历史留下的珍贵史料文字,说明了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临邛的先民就开始凿井取气煮盐,掌握了用井火煮盐,成本低,产量高的先进科学技术。
“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以拽行,终日不灭也。”记录了临邛先民在两千年前首创用竹制管道采气装置,属于科学发明的珍贵历史文献。临邛先民创造的竹制管道采气装置,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到近代时期。
《初学记》卷七引《异苑》记载:“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至景耀元年,人以烛投即灭。”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描述临邛火井说:“火井沉荧于幽泉,飞焰高煽于天垂”。左思的《蜀都赋》和刘叔敬的《异苑》等史书上,都对临邛利用天然气有文字记载,为中国天然气的发现和使用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西欧最早开采天然气的国家是英国,有文字记载是在公元1668年,至今不过300多年的历史,而临邛火井的历史有2000多年。
这是人类利用自然为生产服务的重要史证,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邛窑遗址
    邛窑遗址,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开创意义的彩绘瓷故乡,是“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邛窑创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共经历八个多世纪。闻名于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隋唐邛窑遗址,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大大小小的13个窑包,是中国古代陶瓷瑰宝。
隋唐邛窑,是四川古代民间青瓷系代表性窑址,中国彩绘陶瓷的发祥地,其铜红釉被专家评价为“天下第一红”,不仅在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称得上是古陶瓷的瑰宝,因而名扬海内外,
邛窑遗址还首次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罕见唐代民居遗址,而且保护完整、清晰,填补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空白,也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在隋就烧出了声噪一时的邛三彩,也燃出了邛窑独有的彩绘瓷工艺。邛崃境内还有着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龙窑。
考古发掘中,邛窑遗址曾出土过一件隋代联珠纹釉下彩绘器,比《中国陶瓷史》认定的中国釉下彩生产最早的湖南长沙窑,早将近200年左右。邛窑是中国已发现的生产釉下彩瓷的最早窑堡,为延续中华历史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
                       西汉文君井
    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是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世界爱情的经典。千年的文君井,是世界著名的爱情名园,是爱情的象征。
在中外的历史上,包括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都是以悲剧的结局。唯有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记载,西汉临邛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婚姻,才是以白头到老的圆满幸福,才是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成为流传千古的世界爱情经典,是人们追求爱情的化身和偶像。因此,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爱情故事能比得上卓文君?
被称为“爱情名园”的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中心,相传是两千一百多年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曾经当垆卖酒的地方,后来人们将井加以保护建成追思凭吊和休闲游乐的历史文化名人园林,从此文君井成为最美爱情的象征。
“自古临邛称繁庶”,两千多年来的经济繁荣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西汉文君井、隋唐邛窑、东汉临邛古火井,遗留下了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天然巧妙地组成了“临邛三绝”,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得天独厚人无我有的唯一性,自古以来就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和震憾力,使历代文人墨客倾慕竟相吟诗著文。
在漫长世界文明历史的长河里,“临邛三绝”用无可质疑的坚实可靠的文字史籍和考古遗址物证,向世界展示具有开创先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能给后人的启示和精神,不随岁月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是敢为天下先的蜀地人民用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临邛火井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的史证,邛窑遗址是陶瓷史上的划时代贡献,文君井是人类对婚姻爱情圆满幸福愿望追求的标志组成的“临邛三绝”,文君故里,醉美邛崃,这就是邛崃世世代代延续不可替代亮丽的品牌和永远的名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