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89|评论: 0

[走遍四川] 旅游四川·三台|潼川古城:千年文脉“活”起来 一砖一瓦皆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秋的潼川古城,石板街巷蜿蜒,红灯笼在穿斗式民居间轻轻摇曳。古城墙巍然矗立,廊桥静卧水上,如一幅徐徐铺展的古画,无声诉说着千年的风华。

这不是一座被时间凝固的博物馆,而是一座“活”着的城。指尖触摸城墙斑驳的石壁,耳畔回荡着非遗馆飘来的豆豉醇香,眼前是雕梁画栋与青砖黛瓦——历史在这里并非遥远的回响,而是一种可触、可感、可品的存在。

ce2d462a25c74d9c8e75786fc6d6f32c~tplv-tt-shrink:640:0.image

千年城基,一部活的建筑史

潼川之名的渊源,可追溯至北宋。《华阳国志》记载其名源于郪江,梓州、潼川皆取自“梓潼水”。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梓州升格为潼川府,从此,“潼川”二字载入史册,名动一方。

更难得的是,这片城址自建城以来,历县、州、郡、府、路,治所虽屡经变迁,城池基址却千年未移。从北宋的土筑城垣,到明朝天顺年间的“石头城”,再到清代乾隆年间修缮加固的城墙与谯楼,直至近代的扩建,潼川古城的演变本身就是一部中国南方城市建设的实物编年史。现存的2500米明代城墙和保存完好的东、南城门,已于2013年晋升“国保”,其价值不言而喻。

bf5a1552ba9a49ea99031aeee6fe8edf~tplv-tt-shrink:640:0.image

非遗烟火,照见古今交融的活力

保护历史,并非将其封存。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文脉融入现代城市的呼吸。

面对南外街那些在风雨中飘摇数百年的木构院落,三台县的选择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简单的仿古造假。2018年启动的潼川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是一场以 “文物原真性为魂”的再生实践。

如今漫步于此,古老的肌理得以保留,但内在的生命已被激活。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南外街,化身非遗保护的活态基地。这里汇集了1项国家级、4项省级、8项市级及90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国家级非遗潼川豆豉的醇厚、省级非遗杜智华皮蛋的Q弹,还能亲眼见证木工、泥塑、雕刻等传统技艺在传承人手中焕发新生。

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可品尝的味道、可动手体验的工艺、可带走的文创产品。这正是潼川古城最引人的“卖点”:它让深奥的历史文化变得生动可亲,成功叩响了年轻一代的心扉。

b516149d77034cbdac7144c06bb10a82~tplv-tt-shrink:640:0.image

看点何在?一座城的“人文精神地图”

潼川古城的魅力,远不止于一条古街。

它的看点在于整体性的历史空间格局。修复后的古街巷与不远处的省级文保单位琴泉寺、千佛岩唐代造像艺术群遥相呼应,共同串联起一条从北周、盛唐至明清、民国的时空走廊。

它的看点在于沉浸式的文旅体验。这里既是研学旅行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节假日的文化大观园。特色美食、非遗展示、沉浸式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自然沉浸于地方文化之中。

它的看点更在于古今交融的和谐共生。老南桥上车水马龙,新街巷里人声鼎沸,历史余温与现代繁华在此无缝衔接,完美诠释了“活着的历史”该有的样子。

af5603d861c3490b85d0f828e9b3e3e1~tplv-tt-shrink:640:0.image

观点:潼川模式的可贵启示

潼川古城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潼川模式”:它超越了“拆旧建新”或“冻结保存”的二元对立,选择了第三条路——在敬畏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用创意和现代需求为其注入崭新的生命力。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复刻一个虚假的过去,而是让积淀千年的文脉,以一种充满烟火气的、繁荣的方式,继续生长在城市的心脏里,流淌在市民的生活中。

这座千年古城的故事证明,历史与未来从来不是对手。保护好历史遗产,就是打造最独特、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未来。潼川古城,这座“活”着的博物馆,正等待着人们去阅读、去体验、去感受那历史长河中不灭的温度。□ 童铃 苏东华



本网成都9月3日电

照片:涪江观察

责任编辑:李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