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好多成都家长发现个问题,今年娃娃背回来的书少了!
大家网上一对账,问题出在练习册上:有的是一本练习册都不发,有的是没了英语,语文、数学变薄了,有的是再观望观望……
各区各学校各年级发不发、发多少都成了迷
对于我们这些学渣家长而言,简直是天崩开局。不说要求娃娃非要在成绩上跟学霸较高低,但是也不想落得跟欧美学校一样,长大当收银员,16块钱的东西顾客给21元让找5元都算不撑抖。
这次成都小学教辅练习册政策大改,毫无征兆,打得大家措手不及。大家到处打听来的消息是各区、各学校、甚至同一个学校不通年级对教辅材料发不发、发多少政策都不一样。
应对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全部按兵不动的,有发了再说的,还有有全权交给家委会连书商都干脆私下指定的……
看似精简了学习流程,但似乎把问题搞得更复杂了。
小学几本练习册,很少有家长觉得贵了或者给娃娃做算是负担的吧?
新政策和考量希望说清楚,避免大家变成无头苍蝇
网上翻了翻,发现这股外省吹来风,本来就毁誉参半,尤其是最先实行的广东,特区深圳还带头反了水。
成都小学教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涉及到这么多娃娃,不管发还是不发希望还是有个公开的政策,以及这么做的意义是啥。如果正规练习册对娃有益,这么做是为了斩断利益,那我们家长可以继续自己买;如果是有研究发现这些课上课后练习册对娃弊大于利,我们也不用费心再去研究给孩子买来做。
所以,成都教辅材料这个事情,不管是发还是不发,希望教育局还是给我们家长透个底,聊聊政策,说说是出于什么考量?免得家长们瞎琢磨,毕竟谜团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有人出来“大显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