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铭记苦难辉煌 赓续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重要历史时刻,盐亭县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以史为证,叩响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沉默的文献发出震撼时代的强音,重现抗日战争期间32万盐亭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翻开泛黄的纸页,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档案,是时光的封印,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盐亭县档案馆珍藏的6000余卷民国时期档案中,大量珍贵文献记载了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既有盐亭县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抗战动员文件,也有来自上级指挥机关和战斗前线的战报与信函。这些泛黄的纸张,承载着英雄的盐亭人民在抗战烽火中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记录着后方民众节衣缩食、倾力支前的感人篇章,是盐亭儿女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胜利见证。
八十载沧桑巨变,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但抗战胜利的永恒昭示依然熠熠生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站在百年变局的历史坐标上,这部凝聚着血与火的档案汇编,恰如一座警钟,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的苦难,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它激励我们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历史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盐亭抗战史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战就开始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盐亭党组织在川康特委和川北工委领导下,运用党的统战策略,团结各阶层人士,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投入抗日宣传,组织发动青年参军,筹粮支前。
[color=rgba(0, 0, 0, 0.9)]
抗日宣传
抗日战争一开始,全县政界、商界、学校师生很快行动起来,商界出钱,学校出人,组成抗日宣传队。分别在县城、各乡场镇、学校、庙宇、街头、路口、墙壁四周用墨和石灰大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战”“还我河山、保卫祖国”“驱逐倭寇,打倒日本狗强盗”“彻底消灭法西斯的战争侵略”“打倒日本侵略者”“收复失地”“劝夫从军,送子当兵”“好男要当兵,智勇快从军”“巩固国防,反对侵略”“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农工商学齐心支前”“自强不息”“蚕丝救国”等大幅标语,唤醒群众抗战决心,激发群众爱国热情。
1938年12月,成都抗战剧团到盐亭演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盲哑恨》《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等抗日救亡剧目,对团结群众参加抗日救国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8年,时任盐亭柏梓乡青山村保长赵谦修编写的金钱板
全县各地纷纷组织学生,组成宣传队伍,拿上有标语的三角旗,到城镇、乡场、街头人群集中的地方,唱抗日歌曲,演抗日戏剧。金鸡强华高小组织的抗日宣传演出队,在金鸡折弓、金孔、古来、高灯,射洪的仁和,西充的同德、高院等场镇戏楼上,演唱《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大路歌》《离别歌》《团结就是力量》《八月十三那一天》《我的家在东北》《流亡曲》《怒吼的松花江》《卢沟桥小调》等进步歌曲。一些学校老师还自编自演了话剧,如《赶走日本兵》《天皇惊梦》《有钱出钱支援前线》《有力出力踊跃参军》《长期抗战最后胜利》等节目。节目多次在各场镇、农村、庙会等地巡回演出,观看者人海如潮。
当时县内出现了很多宣传抗日的仁人志士,特别是盐亭石牛庙乡参加“抗日大同盟”的蒙尔麟(即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之三弟)先生,他本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冈山日语补习学校,不到两月,愤然辍学归国。在上海参加“留日学生大同盟”,积极宣传抗日。后因“抗日大同盟”被反动当局取缔解散,被迫于1928年秋返回故乡盐亭,之后在盐亭积极宣传抗日。因有感于社会之黑暗,欲明未来之发展,遂改名为蒙思明。
全国著名的漫画家、盐亭麻秧龙骨石村的谢趣生先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和海外归国的,以及上海等各地来川的名画家乐以均等十余人,组织了一个民间抗日美术团体“四川漫画社”,并在《新民报》《新新新闻》主编漫画专刊。1938年元月举行“四川漫画社”第一次救亡漫画展览会。其中谢趣生所画的《全民总动员》,画面上反映了工农商学兵与各界群众浩浩荡荡、步伐整齐地奔赴抗日前线,画出了全民抗战的威武雄壮之气势后又在成都祠堂街举行一次谢趣生漫画展览会,义卖全部作品。将两次义卖作品的钱款,买成布匹,全部捐献出来,救济难民儿童。
谢趣生(1906-1959)
1940年农历六月,日机轰炸盐亭后,谢趣生和王文武等人创办《战时后方》画刊,用漫画、木刻和短文来鼓舞人民,宣传抗战。他们在《抗战歌谣》栏以诗配画方式进行宣传,效果尤为显著。如:“针儿尖,线儿长,情嫂朝朝织衣裳,织了上装织下装,织好送到南战场!”“一根树儿九枝丫,又结葡萄又结瓜,唯愿结个大炸弹,好送倭蛮回老家!”“黄狗黄狗你看门,我们要上前线杀敌人,不杀敌人要亡国,连你黄狗都活不成!告诉黄狗万万千,要把我言记心间,小心强盗来抢劫,切莫摇尾当汉奸!”……又如《梦魂》《卖子》这些独具匠心的漫画,着意刻画一幅幅中国人民遭受日寇侵略,弄得国破家亡、卖儿鬻女的悲惨景况。
谢趣生《战时后方》
盐亭县文学艺术界仁人志士,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宣传抗日,以精粹的精神食粮去鼓舞人民的抗日激情,推动和促进了盐亭乃至四川人民积极投入抗战。
日机轰炸盐亭
1940年农历六月十七午后3时许,防空监视哨发出了预行警报。但人们认为盐亭乃川北小县,不会是敌机轰炸目标,因此疏散不力。不一会儿,空袭警报拉响了,城内群众才蜂拥躲避。这时,从北门外马家山上空传来隆隆机声,接着出现日机3组,每组9架,成品字形掠过城区上空,往冷铺子(临江)方向飞去。几分钟后,有9架日机折转,回到县城上空,人们对此莫不恐惧注目。敌机突然将队形排成一字展开,用机枪对准城区扫射之后,便俯冲投掷炸弹9颗,爆炸3颗。几声隆隆巨响之后,城西一带浓烟滚滚。在城西云溪岸边,城厢小学门前,陕西会馆的前房一角被炸掉,会馆匾额震飞十多丈远,架在大桑树上;门外条石路面全部炸毁。县监狱医官王兴邦的妻子,被炸死在大门槛内。城厢小学墙上,弹片穿孔累累,躲在云溪河边的双碑乡禹仙村油商潘万阶的左手五指炸掉,一位老太婆臀部被炸伤,另一个提篮小贩背部被弹片擦伤。凡接近爆炸地区的苞谷、桑树等,有连根拔起的,有半腰斩断的,枝叶披靡,景象凄凉。次日,县政府派人用盐水灌入未爆的炸弹坑内,使其失去药效。一周之后,上级派来技术人员,将未爆炸弹取出,排除了险情。
1941年9月,日军一组九架飞机,飞往盐亭城外临江冷铺子上空,投掷炸弹20多枚,因炸弹落于酥松的土地而未爆炸,当地人民幸免于难。
盐亭县城遭受两次日机轰炸,更加激起了人民对日寇的仇恨,坚定了抗日的信心和决心。城乡上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盐亭支援抗战的粮食、物资、资金
盐亭人民以抗日救亡为己任,忍着饥寒痛苦,积极筹粮支前,以保证军饷供给。1937到1945年间,采取征、购、借、积谷等方式,筹集粮谷2927万斤,平均每年在365万斤以上,其中购粮39775石。到1943年将购粮改为借粮,由政府全部付给“粮食库券”,分8年偿还。积谷67758石,主要用于抗日军人家属的优待谷、优待金、安家费、抚恤金等支出。根据国民政府“改进士兵待遇献粮献金办法”,盐亭每年还向收益在100市石以上大粮户募献部分粮食,仅1944年即收献粮398484石。据当时全县清丈土地结果,总田土面积仅有61.1万亩,水田15.8万亩。抗日八年,适逢丙子、丁丑特大干旱,十田九枯,戊寅又遭水患,沿河9万余亩水田无收。盐亭人民忍饥受渴,糠菜半年粮,也从不少交一两抗战支前粮。
为了稳定军心,让前方战士英勇杀敌,抗战期间,县城各界人士组成了“抗日兵役协会”“抗日军人家属优待委员会”。各学校开设了童子军课,实行军训管理,成立了“防空哨”,严防日机空袭,以保护人民安全。各乡场镇均有抗日支前组织,积极推动抗日支前事宜,并向群众广泛宣传和严格执行“抗日军人婚姻保障条例”。抗战期间,对抗日军人家属,用五分之二的积谷发放优待金。1938年,每户抗日军人家属可凭部队证明领取优待谷2市石。1942年春给抗日军人家属每户筹发安家费200元,1945年春为每户抗日军人家属发放安家费2000元。在七宝乡虞家沟还为抗日英雄虞容修建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富驿场镇的抗日军官刘定初,牺牲在河南,地方政府为其母亲每年发放抗日烈属抚恤金400银币。
(民国33年度盐亭出征军人征属报告)
(陆军第18军为盐亭人李德林在常德战役中阵亡通知单)
盐亭县抗战大事记
1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起县内开始征兵,送往抗日前线。在八年抗战期间,盐亭县征集壮丁19407人,出征军人总数9177人(不包括有档可查但无具体数据的军人)。
2
民国28年(1939年)县上成立自愿兵团,县人曾子云任团长,征募兵丁2400名送往湖北前线。
3
民国29年(1940年)7月27日,日机9架,轰炸县城,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8人轻伤,损毁农田32亩,粮食9600斤,制种场房屋4间24000元,城厢中心小学房屋9间3600元,杜甫寓居处古迹1处,公路8000米,政府伤亡抚恤380元。
4
民国30年(1941)9月的一天(具体日期不详)日机在县城东冷铺子往雷家湾及大牛山一带,投掷炸弹20多枚,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有农田道路毁坏,粮食损失。
5
民国32年(1943年)成都军管区在县内招收远征军48名,赴印度参战。
6
民国33年(1944年)8月,一架美国飞机坠毁于柏梓乡青果寺,驾驶员幸存,由县府派员护送到成都。
7
民国33年(1944年)潼蓬师管区在县内招收青年军110名,分送铜梁、泸州受训。
8
民国30年至34年,盐亭县征收抗战稻谷341090市石(约合3410.9万公斤),抗战期间,盐亭县出征军人优待谷1158人次3256石9斗(不包括有档可查但无具体数据的军人)。
9
抗战期间,盐亭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情况为阵亡83人,病亡11人,炸死3人,重伤3人,轻伤8人;阵病亡、重轻伤共计108人。
10
民国34年(1945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发布公报,盐亭籍人士任师尚获授抗战胜利勋章。
(民国29年杨德彬军官表)
(国民41军124师372团一营机关枪第一连指导员周茂林为盐亭籍许尊三参加抗战证明函)
(盐亭抗战军人陈进轩书函)
(盐亭安家场蔡明泰参加抗战证明函)
(盐亭柏梓场袁新民参加抗战证明)
(1945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公报,盐亭籍人士任师尚获授抗战胜利勋章)
来源:盐亭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