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天高云淡,风里裹着一丝凉意,却未褪去夏日的余温。阳光像被稀释的蜜,斜斜地穿过枝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此时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一树丹桂,不知何时悄然绽放,将整座城市浸在甜暖的芬芳里。
桂树并不高大,枝叶却繁茂,墨绿的叶片间缀满细小的黄花,如碎金般闪烁。风过时,花瓣簌簌落下,铺成一条香径,行人走过,衣角便沾了三分秋意。那香气极有层次,初闻是清甜的蜜糖,细品又带一丝微苦,像极了人生况味。老巷里的阿婆常说:“桂花开了,中秋就不远了。”果然,没过几日,街角便支起了卖月饼的摊子,油纸裹着酥皮,馅料里掺着糖渍的桂花,咬一口,唇齿留香。
桂树下常有闲人驻足。孩子们踮脚去够低垂的枝桠,想摘几朵夹在书页里,却被香气熏得打了个喷嚏;老人们摇着蒲扇,说起年轻时用桂花酿酒的往事,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亮光。最妙是雨后,湿漉漉的花瓣粘在井台边,空气里浮着水汽与香气的混合物,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熨帖起来。
夜渐深时,月光给桂树镀上一层银边。花香愈发浓烈,仿佛能凝成实体,在窗棂上蜿蜒游走。案头一杯桂花茶,热气袅袅上升,与月光纠缠。忽然想起古人说的“桂子月中落”,此刻的静谧,倒真像天上宫阙的恩赐。
秋日短暂,桂花亦如此。盛放不过旬日,便零落成泥。可那香气早已渗入砖瓦、记忆,乃至岁月深处,待来年秋风起时,再度唤醒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