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时,我总爱站在窗前看山。远山如黛,轮廓模糊,仿佛被一层轻纱笼罩,又像是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山不语,却以沉默的姿态诉说着亘古的沧桑。看山久了,便觉自己也成了山的一部分,与天地同呼吸,与草木共枯荣。
山是静的,水却是动的。溪流潺潺,时而欢快跳跃,时而温柔低语。看水时,我常想起孔子的"逝者如斯夫",那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生命的律动。水能穿石,非一日之功;人若能如水般坚韧,何事不可成?看山看水,原是看一种心境,一种对生命的领悟。
世界之大,非一山一水所能尽述。我曾立于阿尔卑斯之巅,看云海翻腾;曾漫步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闻花香袭人;也曾独坐尼罗河畔,听千年古埃及的低语。每一处风景,都是造物主的杰作,每一段旅程,都是与世界的对话。看世界,实则是看自己的胸怀能容下多少天地。
见山是见形,见海是见广,见众生则是见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站在海边,看潮起潮落,听浪涛拍岸,方知人之渺小如沙粒,却又不甘于此。众生百态,或喜或悲,或聚或散,皆如海面上的浮光掠影。见众生,终是见自己内心的波澜。
怀揣浪漫情怀的人,眼中总有星光。浪漫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对美的敏感,对生活的热爱。赴山河之约,不必计较路途远近,只要心中有景,处处皆是桃花源。我曾遇见一位老画家,年过七旬仍独自徒步川藏线,他说:"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脚下。"浪漫,便是这种不计得失的执着。
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人生如旅,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我曾迷失在撒哈拉的星空下,却意外找到了内心的方向;曾在京都的雨巷徘徊,却邂逅了意外的宁静。所有的困惑,都会在行走中渐渐清晰;所有的束缚,都会在风中慢慢消散。
寻一处幽静,觅一份清欢。现代人奔波劳碌,常忘了停下来的美好。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王维"行到水穷处"的洒脱,都是对清欢的诠释。不必远求,一隅小园,半卷闲书,足以让心灵栖息。清欢不是逃避,而是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在浮躁中守住一份淡然。
山河入梦,岁月成诗。看山看水看世界,见山见海见众生,终是见自己。这一程山水,这一路风尘,都将化作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