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秋色中的钢铁与柔情
汉江的秋水带着秦岭的凉意,在仙桃段拐了个温柔的弯。岸上,挖掘机的钢铁臂膀划破晨雾,工人们橙色的安全服像跳动的火苗,点燃了沉寂的河滩。这不再是简单的筑堤,而是一场人与自然的重逢——以混凝土为笔,以汗水为墨,在江畔书写新的契约。
第一章:晨光里的交响
天刚蒙蒙亮,老周已经开着铲车开始清理杂木。三十年的老司机,他闭着眼都能听出发动机的喘息是否正常。“这些树根扎得深,得连根拔起,不然汛期容易掏空地基。”他的对讲机里传来工友的喊声:“三组准备灌浆!”混着鹅卵石的泥浆从管道喷涌而出,像一条褐色的龙,瞬间填满钢网的缝隙。烈日下,女工阿梅反复检查地膜接缝,她笑着说:“这膜要是没铺好,明年草籽可就长不齐了。”
第二章:石头的记忆
“这些石头,都是汉江挑剩的硬骨头。”老石匠王伯蹲在堤边,用手摩挲着石笼里的每一块石头。它们来自上游的采石场,棱角已被江水磨圆,如今又被重新赋予使命。工程师小李的平板电脑上,三维模拟图显示着未来的江滩公园:防汛墙变成波浪形的观景台,枯水期的河床铺上透水砖,种满耐涝的芦苇和菖蒲。“我们要让防洪工程会‘呼吸’。”他指着设计图上的生态滤沟,那里将沉淀泥沙,净化雨水。
第三章:江与城的对望
傍晚收工时,老周站在新垒的堤上抽烟。对岸的高楼已经亮灯,倒映在江水里,像一串金色的项链。他想起二十年前,这里还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荒滩,如今却要变成市民散步的公园。施工围挡外,几个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兴奋地讨论:“听说这里会有灯光秀!”“还有亲水栈道呢!”老周眯起眼,仿佛已经看见樱花树下奔跑的孩子,听见喷泉边老人的笑声。
终章:无名的丰碑
夜风掠过江面,吹干了最后一块混凝土。工人们的身影隐入暮色,只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石笼,像沉默的士兵守护着河流。没有剪彩仪式,没有新闻头条,但汉江记得每一滴落进泥土的汗水,仙桃的晚风会传唱这些无名的诗篇。当明年的春汛到来时,新筑的堤岸将轻轻拍打着浪花,那是江水在说: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