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仿烟棒棒糖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引发关注。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廊坊、沧州、保定等地多所小学,不少学校附近的超市在公开售卖这款香烟造型棒棒糖。这款棒棒糖售价1元一盒,内装两根。记者购买了一盒,发现棒棒糖的包装盒类似烟盒,盒面上印有一只夹着香烟的手的图案,上方写着“是糖不是烟”,还写有“温馨提示:不燃健康只品甜味”的字样。打开包装后可见,这是一款高度模仿卷烟的糖果制品,棒体被做成香烟造型,还设计了“过滤嘴”,底部做成了香烟点燃后的样子。
不少家长表示担忧,“这棒棒糖做得跟香烟一样,不是在诱导孩子吸烟吗?”“这款棒棒糖的外形和吸食动作与真实吸烟高度相似,容易让好奇心强的儿童和青少年对吸烟行为产生兴趣并加以模仿。”“孩子买了后竟试着拿打火机点燃,模仿大人吸烟动作。”“仿烟棒棒糖将吸烟这个有害行为与吃糖这种愉快体验联系起来,淡化了吸烟的危害性,削弱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警惕心理。”
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也出现了这类产品,商家往往打上“趣味”“整蛊”的标签加以售卖。目前,山东、福建等地学校已紧急发布警示教育,组织班会向学生讲解危害,提醒家长和孩子共同抵制。河北市场监管部门也要求相关企业停止生产,并承诺不再流入市场。
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全国性禁令,监管仍存在一定空白。法律人士提醒,《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涉未成年人的产品不得危害身心健康,仿烟棒棒糖的诱导性与这一原则相悖。保护儿童远离此类产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监管部门多方合力:一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消费观念;另一方面,畅通举报渠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更重要的是完善法律规范,堵住监管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