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行路,择其所爱,爱其所择。此语虽简,却道尽人生快意之本。人生在世,路有千万条,或康庄大道,或曲径通幽,或荆棘丛生,或花香满径。选择哪一条,全凭本心。有人贪恋繁华,便往闹市去;有人偏爱清静,便往山林行。这选择本身,便是人生第一乐事。
择路如择友,须得投缘。我曾见一人,本可入朝为官,却偏要隐于市井,旁人皆道可惜,他却日日欢愉。问他缘故,答曰:官场如戏,我非戏子。又见一人,家财万贯,却郁郁寡欢,原来他本爱书画,却被逼从商。这两般人,一贫一富,一乐一忧,恰成鲜明对照。可见路无好坏,只在合不合自家脾性。
行路途中,风景各异,却是各人眼中自有各人风景。同是一处山水,有人见其雄伟,有人觉其秀美;同是一条街道,有人嫌其嘈杂,有人爱其热闹。这风景本无定评,全看观者心境。昔人游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游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后来游山,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境界变化,不在山水的改易,而在游者的成长。
我曾独行山中,见一老农荷锄而归,便问他山中可有好景。他指着脚下小路说:这路上每日都有好景。我起初不解,后来才悟出,他眼中的好景,不过是春来花开,秋至叶落,晨起露重,晚归霞红。这些景致,游人或许匆匆错过,却是他日日相见的珍宝。可见风景不在远近,而在是否入眼。
人生行路,贵在随性。何必强求登顶?半山有半山的景致;何必计较远近?脚下有脚下的风光。有人行路如赶考,匆匆忙忙,只为到达;有人行路如品茶,慢慢悠悠,只为享受。前者可能早到目的地,却错过了途中风景;后者或许迟些抵达,却收获了满心欢喜。
我曾见一老僧,每日只在寺中扫地。问他可曾想游历名山,他笑答:我扫地时,已见遍天下山水。起初以为这是禅机,后来才懂,这是真道理。心若自由,处处是景;心若拘束,纵走遍天下,也难见真风景。
行路之人,终将明白,重要的不是路,而是走路的自己。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有人走得累,有人走得轻。但只要是按自己的心意走,便是好走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余生漫漫,且行且看。选一条喜欢的路,看属于自己的风景。不必羡慕他人的路途,不必计较得失长短。只要心是自由的,每一步都是欢喜。这世上最奢侈的快乐,莫过于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