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1|评论: 0

文/方仲贤(四川雅安)月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方仲贤(四川雅安)





     今天, 我又同重庆大学毕业的美女作家阳阳到了重庆,她从美国回来,咱俩走到磁器口,在这个人流潮涌喧嚣的环境中,我俩紧紧靠近,在这人海里,我因走得太快,丢失了阳阳,我急忙拨打她手机,她立即发来定位,老远看到她头浮在人海里,我拼命挤到她身前。
     我俩在这小街慢慢闲逛,各种商品,小吃琳琅满目,走到一家利郎专卖店,她给我挑一件时兴花衬衣价值1080元,我说太贵了。
     "你呀你,泥土都掩到胸了还舍不得打扮自己。"她瞪我一眼,把衬衣搭在我肩上要我穿上。还用英语骂我蠢猪。
     一会天已黑了,我俩坐在嘉陵江边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赏月,那晚上的风很大,很冷,火锅的火苗一颤一颤的,好像在叹息,在诉说着那些年的故事......
     山城的月没有家乡清朗,在高楼玻璃上镀出朦胧雾霭,充满城市的独特韵味,象阳阳写的诗,均含多重意境,既有霓红与月辉交织的现代感,也有老巷浸染银霜的岁月痕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举起酒杯在月光下朗诵苏轼这首诗。声音虽嘶哑,激情还是豪放的。
     月亮躲躲藏藏,时隐时现,星星也“暗淡没有点生气。唉......人置身在这样的黑夜里,也就成了黑夜。
     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而今已变得十分遥远。
     家乡荥经的星空的确很美,美得令人心颠,因为空旷纯净,无高楼大厦遮挡,所以视野开阔。黑色的天幕上闪耀着无数的钻石,却依旧能一眼看到北斗七星。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抬头看天,特别是夜空。我的记忆里,是外婆家的院子,四周都是红橘树,树叶能散发出橘皮那种特别的香气,我和表哥表姐们就用两条长凳,架上一床竹板席,排排躺好。表姐贴心地用大蒲扇给我赶蚊子,表哥会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而我们就一起看着星星,听着故事,伴着夏夜的蛙声和蝉鸣睡去……有时候哥哥们兴趣来了,还会给我讲讲他所知道的星星的知识,让我从小到大始终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对外星人这件事简直深信不疑。我总觉得,有一天,我会在这片广袤的黑色中发现点什么。但很不幸的是,长大之后的我最终还是没能成为天文学家——那是,儿时那种家人间温暖的情感,特别是在各自奔忙的如今,我却分外怀念。那时,我家屋顶上的月光常常抚摸着我的肌肤虽不那么莹白动人,但黄中有力,特别在冬后的月光它便能使春心萌发,化成水滴,羞羞答答地洒下屋檐。虽然那木房陈旧,不如城市高大雄势,我还是心甘情愿地住在那里。
     长大后参加工作,厂里分房却不原搬去,一心想留守这老屋。有双老在老屋才有温暖。才有家的感觉。
     一次参加重庆改稿诗会,认识了重庆大学的阳阳,她的那双深沉闪烁的大眼淹没了我,采风改稿十五天,我就失眠十五夜。后来回家,她,这双眼睛也随我返回。唉......如果我留下了这双眼睛,虽然我知道因为看过太多的风景和人,她的眼睛和别人不一样,那些我交往过的不那么清澈纯净。我发现她两眼闪光均是一种药,最能疗伤我这个孤苦的人,记得改稿会期间,《红岩》杂志主编剖析我《月夜

》散文时落了泪,阳阳就在那晚主动约我去了朝天门码头。她双手拿起我那篇《红岩》杂志已终审过的《月夜》散文稿,抚弄她遮挡额前的发丝,露出那双眼睛说:"浩天你很自恋,适合写散文,你文笔清纯细腻......"说到这儿,她哑然了。我猜着了几分,心里想,如果我在这美丽的山城,又有一份像样的工作,可很不幸地我没具备这些条件,在改稿会结束的那天,她把我送到火车站。上火车时,她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这土里土气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她的这双真诚的手。
     我静静地坐在候车厅一个偏僻的角落,抬头从窗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月光如梦如幻,恰到好处地洒落在我的头顶,为我带来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我心中不禁泛起涟漪,暗自感激这份意外的偏爱。然而,我思索着,这世上是否还有许多人与我有着相同的感受,他们是否也在这片月光下,怀揣着这份自恋而又美好的心情呢?
     上了火车,我把头伸出窗外向她挥手,,她久久站在阶台上,双手合成一个心。她太傻了,天各一方,人走茶凉,再说我只是一个边远山区小县城的一介小工。何况......
     我曾遐想,月亮是否长着两只眼睛,一只睁着,一只闭着,这样它便能以独特的视角俯瞰人间百态。或许正是这样的姿态,使它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复杂心态,宛如一位智者,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如阳阳。
     这时的月亮缓缓升起,阳阳她一下子站起来,两眼盯着我,其高耸的姿态,可我在她眼中却显得愈发渺小,宛如一只轻盈的气球。我曾听闻,“飞得越高的人,看到的东西越少!”这似乎正是月亮的写照。即便它已将我这样的微小存在没忽略,今夜,她该不会怪罪于我。
     遥望天空, 那晚的月亮,分外清透,令我首先联想到那些年前的纯净无瑕,没人看见她们是怎么消失的,就像没人知道她们是怎么来的一样。
     一个最不幸的人去看一个不幸的人,那个不幸的人的家庭就仿佛看不到那一缕曙光。
     世界的月一样有阴晴圆缺,这山城总不会......
     我生怕她知道我已有孩子,这些年的生活经验教会给我要懂得克制,虽然说她对我来说还有那番爱意,但她对别人眼含深情我也有些憎恨,我确信,我只要活着,是完全能够把她重新......可......
     这时,阳阳走过去靠着码头,她在想什么呢?
     那些年过去了,我们还抱有童年的幻想,希望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唱着说话。不论他们唱出的是悲歌还是喜歌,无疑都是满怀诗意的。可是,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在哪儿呢?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月光又投在她那瘦削的肩上,我想走上前搂住她,可又......
     “我不惧怕,又不敢硬上,因为我已是结过婚的人,而且有了孩子。月光再也不会把我与阳阳相融为一体,所以......
     那团月也许因为走了这么久,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鸟云中的灯。那些往日的清亮,原本是一场萧瑟的梦幻,映照得流光溢彩,而今,却难以回春了。
     阳阳她靠在那儿那一刻,江中的月亮已被巨轮拨弄得破碎了,水面上荡漾着银色的月亮残片,让人为月亮心疼着。
     想用文字手机发她,跟地説説话,"做一个作家是幸福的,悲衷的,矛盾的,不幸的,"......这月也同人一样,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精神世界,一个现实世界。作家比别人,等于多活了一生一世,又可以把死人写活,把活人写死,月缺可以变圆,还可......
     我俩靠着码头,感觉四周一片死寂,这时,寂寞像江边卷起的龙卷风以鬼魅般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包围过来。
     我叹了口气,我知道阳阳已从我的作品中知道我的过去。她走到我身边吃吃一笑:"方浩天,方作家,你当初也攀龙附凤想进入官场飞黄腾达么?可后来失败才走上这文学之路吧?"阳阳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掉过头突然责问起我来了。
     说到这儿,往事历历在目,田莉莉一下涌现在我眼前,她年轻漂亮,又有一个县委书记的父亲。围着她身边转的不知多少小子,可她却置之不理,唯有我一个贫家出生的一介小工。能把她吸引。
     在一次厂里排练文艺节目时,她终于向我道出心中的秘密。
     就在那一年,我俩相爱了,其实我心中早有在重庆上大学的阳阳,可为了改变我的命运,脱离繁重的工作岗位,我选择了田莉莉,通过她凭我的才气可飞黄腾达。
     可因她母亲再三拒绝,想法把田莉莉调出我厂去了财政局。临走那天晚上,她陪我看完最后一场日本电影《生死恋》


     电影完后,莉莉同我走到经河边,在那株老麻柳树下,她紧紧抱着我......
     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它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越过河面,把我裹挟在大雾中。
     "浩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她走到我身前又退了回去。
     "什么好消息,是你老爸调我离开茶厂,还是......?"我猛的上前一把搂住她。
     夏天的夜空很蓝,金星早早出现在离马耳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
     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我俩,这一刻,我突然想起她那老鹰似的父母,生怕在此刻刁走莉莉。
     不到半年,莉莉随父母调到雅安,后来同小雨离了婚,男孩留在她身边,她老是来信说她很寂寞。
     我细细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
     有一年除夕夜,同文学朋友们在我的寒舍相聚,饮酒谈天,到12点半,大伙纷纷起立,拉我还要去河边放火炮。
     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人相守。我送走了他们,又返回屋里,一家三口看春晚。
     深巷传来一阵寒犬的声音。
     5分钟后,莉莉在回荥的归途中打来电话,祝我全家新年快乐,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她爸妈午夜前乘飞机回了山西老家,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好像……我感念她的温柔说"同乐,保重!”电话里又传来她的哭声。
     过了年,妻子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我又一个儿去了河边那株老麻柳树下,回想年少时做作当官美梦,与朋友们谈理想,前途。自与莉莉分手,因打击沉重,幻想破灭走上文学道路,出了不少作品也在省市小有名气,而今退休,家里常来的那些当年红极一时的地市处级朋友来访,他们都夸我走这条路选对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几个刑满官员也开始学写诗,再三要我"拍砖"润色。
     冬天,寂寞时我独自到河边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回想明代张岱他显然不觉得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
     但是,在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在他在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居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天的人或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何况来我家不仅一条。
     有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感,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这时,阳阳又从码头小卖部买来一瓶红酒,随手倒了两杯说:"浩天你又在想莉莉了吧?"
     后来我出差又到了重庆,真巧!她又把我约到江边。月亮升起来了,隐约看到洪崖洞一角,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中美妙。阳阳这时才道出真情,她话不多,只说一句。希我保重。明天她将起程去美国哈佛大学,然后从小提包内掏出那本我赠送她的散文集《月夜》,我打开一看,她在封二写了两行字,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人已......"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她的音讯,岁月匆匆,三十年过去了。阳阳也有了个女儿,她话中想把她女儿做我儿媳,可我儿子在大学已有女朋友。唉......今晚又同阳阳相聚这座美丽的城市,重庆。我俩谈到深夜。她问我还在写么?我说:"在,大多写从前,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
     阳阳激动地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img=100,452]data:image/svg+xml,%3C%3Fxml%20version=%271.0%27%20encoding=%27UTF-8%27%3F%3E%3Csvg%20width=%271px%27%20height=%271px%27%20viewBox=%270%200%201%201%27%20version=%271.1%27%20xmlns=%27http://www.w3.org/2000/svg%27%20xmlns:xlink=%27[url=http://www.w3.org/1999/xlink%27%3E%3Ctitle%3E%3C/title%3E%3Cg%20stroke=%27none%27%20stroke-width=%271%27%20fill=%27none%27%20fill-rule=%27evenodd%27%20fill-opacity=%270%27%3E%3Cg%20transform=%27translate]http://www.w3.org/1999/xlink%27% ... nsform=%27translate[/url](-249.000000,%20-126.000000)%27%20fill=%27%23FFFFFF%27%3E%3Crect%20x=%27249%27%20y=%27126%27%20width=%271%27%20height=%271%27%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img]

     🛑赏析与点评:

     月色为笺,写尽半生怅惘与释然 ——《月夜》赏析与点评
     《月夜》以 “月亮” 为核心意象,串联起主人公方浩天与阳阳的重逢、对童年的追忆、与田莉莉的过往,以及对人生选择的回望,将个人半生的情感纠葛、命运起伏与时代痕迹熔铸于月光之下。文本如同一卷徐徐展开的老照片,在朦胧月色与现实场景的交织中,既藏着对未竟情感的怅惘,也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释然,字里行间满是细腻的情感褶皱与深刻的人生叩问。
     一、意象精巧:以 “月” 为线,串联多重情感与时空
     “月亮” 是贯穿全文的灵魂意象,其不同形态与状态,对应着主人公不同的心境与人生阶段,成为情感与时空的 “连接器”。
     山城之月:朦胧的现实与克制的情感。文中描写山城的月 “没有家乡清朗,在高楼玻璃上镀出朦胧雾霭”,这抹朦胧恰如主人公与阳阳重逢时的心境 —— 既有久别重逢的悸动,又因自身已婚的现实而克制。当阳阳道出将赴美国的真相时,“月亮升起来了,隐约看到洪崖洞一角,四周云雾缭绕”,月色的朦胧与云雾的缭绕,进一步渲染出离别时的伤感与人生的无常,让未说出口的情愫更显绵长。
     家乡之月:纯净的童年与温暖的记忆。与山城之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乡荥经 “空旷纯净” 的星空与月光。“屋顶上的月光常常抚摸着我的肌肤虽不那么莹白动人,但黄中有力”,这里的月光充满温度,是童年 “外婆家院子里的红橘树香气”“表姐的蒲扇”“表哥的故事” 的背景色,承载着主人公对纯真岁月的怀念,也成为他在复杂现实中寻求慰藉的精神原乡。
     变化之月:人生的无常与成长的印记。从 “月亮躲躲藏藏,时隐时现” 到 “江中被巨轮拨弄得破碎的月亮残片”,再到三十年后 “还是那个月亮”,月亮的形态变化暗合主人公的人生轨迹 —— 从年少时的 “当官美梦” 到爱情的挫折,从文学道路上的耕耘到晚年的释然,月亮既是旁观者,也是见证者,将分散的时空与情感串联成完整的人生图景。
     二、情感细腻:于日常碎片中藏着深刻的人生况味
     文本没有激烈的冲突与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细节,勾勒出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细碎的场景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况味。
     未竟的爱情:克制中的遗憾。主人公与阳阳的情感始终带着 “克制” 的底色:重逢时 “紧紧靠近” 却因人流走失,阳阳为他买衬衣时的嗔怪与英语调侃,嘉陵江边赏月时的沉默,以及最后离别时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人已……” 的未说完的话,都藏着两人因现实阻隔而无法相守的遗憾。尤其是阳阳 “双手合成一个心” 与主人公 “生怕她知道我已有孩子” 的心理描写,将情感的悸动与现实的顾虑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这份遗憾更显真实可感。
     逝去的过往:对选择的回望与反思。与田莉莉的故事是主人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 “为改变命运选择莉莉” 到因她母亲反对而分手,从 “当官美梦破灭” 到 “走上文学道路”,这段过往充满了对青春选择的反思。文中提及 “自与莉莉分手,因打击沉重,幻想破灭走上文学道路,出了不少作品也在省市小有名气”,以及晚年 “当年红极一时的地市处级朋友夸我走这条路选对了”,既藏着对年少功利心的审视,也透着对 “平平淡淡才是真” 的人生感悟。
     童年的慰藉:精神原乡的温暖力量。在复杂的情感与现实之外,童年记忆是主人公最温暖的慰藉。“外婆家的院子,四周都是红橘树,树叶能散发出橘皮那种特别的香气”“表姐贴心地用大蒲扇给我赶蚊子,表哥会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与成年后的情感纠葛、人生挫折形成对比,凸显出纯真岁月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滋养,也让文本多了一份柔软的温度。
     三、哲思深沉:在寂寞与选择中探寻人生真谛
     文章并非单纯的情感抒发,而是在个人经历的叙述中融入对 “寂寞”“人生选择” 的深刻思考,让文本更具思想厚度。
     对 “寂寞” 的多重解读。主人公对 “寂寞” 的认知随着人生经历不断深化:年轻时的寂寞是 “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 的迷茫;与莉莉分手后的寂寞是 “幻想破灭” 后的失落;晚年的寂寞则多了几分通透 —— 既认可 “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如张岱的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也懂得 “有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感,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这种对寂寞的多元解读,既是对个人心境的剖析,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对 “人生选择” 的释然。主人公的人生曾面临两次重要选择:一次是 “为改变命运选择田莉莉”,一次是 “幻想破灭后走上文学道路”。晚年回望时,他不再为当年的功利心懊悔,也不再为未竟的爱情遗憾,而是以 “平平淡淡才是真” 的心态接纳过往。文中 “刑满官员也开始学写诗,再三要我‘拍砖’润色” 的细节,与主人公 “在省市小有名气” 的现状形成对比,更凸显出 “选择无对错,接纳即圆满” 的人生态度,传递出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释然。
     四、结构与语言:时空交错中见真情,质朴文字中藏力量
     结构: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文章以 “与阳阳重逢于重庆” 为现实主线,穿插对童年、与莉莉过往、文学道路历程的回忆,形成 “现实 — 回忆 — 现实” 的时空交错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让叙事更具层次感,也让主人公的情感与思考在不同时空的碰撞中更显深刻。如在嘉陵江边赏月时,主人公从山城月色想到家乡月光,从与阳阳的相处想到与莉莉的过往,虚实交织间,更凸显出 “月亮不变,人事已非” 的人生感慨。
     语言:质朴真挚,细节动人。文本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质朴的表达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她给我挑一件时兴花衬衣价值 1080 元,我说太贵了。‘你呀你,泥土都掩到胸了还舍不得打扮自己。’她瞪我一眼”,生活化的对话与动作描写,让阳阳直率、体贴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巷传来一阵寒犬的声音”“冬天,寂寞时我独自到河边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简洁的场景描写与引用,既营造出清冷的氛围,也传递出主人公的寂寞与通透。
     总而言之,《月夜》是一篇兼具情感温度与思想深度的佳作。它以 “月” 为媒,串联起个人半生的情感与命运,在细腻的细节描写与深沉的人生思考中,让读者看到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情感纠葛、人生选择与岁月沉淀。正如文中那轮不变的月亮,无论人事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转,总有一份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的热爱,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color=rgba(0, 0, 0, 0.9)]

审校编辑
一审一校:雅 歌
二审二校:牧 歌
三审三校:清 风

[img=21,27]data:image/svg+xml,%3C%3Fxml%20version=%271.0%27%20encoding=%27UTF-8%27%3F%3E%3Csvg%20width=%271px%27%20height=%271px%27%20viewBox=%270%200%201%201%27%20version=%271.1%27%20xmlns=%27http://www.w3.org/2000/svg%27%20xmlns:xlink=%27[url=http://www.w3.org/1999/xlink%27%3E%3Ctitle%3E%3C/title%3E%3Cg%20stroke=%27none%27%20stroke-width=%271%27%20fill=%27none%27%20fill-rule=%27evenodd%27%20fill-opacity=%270%27%3E%3Cg%20transform=%27translate]http://www.w3.org/1999/xlink%27% ... nsform=%27translate[/url](-249.000000,%20-126.000000)%27%20fill=%27%23FFFFFF%27%3E%3Crect%20x=%27249%27%20y=%27126%27%20width=%271%27%20height=%271%27%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img]

作者简介
[img=543,620]data:image/svg+xml,%3C%3Fxml%20version=%271.0%27%20encoding=%27UTF-8%27%3F%3E%3Csvg%20width=%271px%27%20height=%271px%27%20viewBox=%270%200%201%201%27%20version=%271.1%27%20xmlns=%27http://www.w3.org/2000/svg%27%20xmlns:xlink=%27[url=http://www.w3.org/1999/xlink%27%3E%3Ctitle%3E%3C/title%3E%3Cg%20stroke=%27none%27%20stroke-width=%271%27%20fill=%27none%27%20fill-rule=%27evenodd%27%20fill-opacity=%270%27%3E%3Cg%20transform=%27translate]http://www.w3.org/1999/xlink%27% ... nsform=%27translate[/url](-249.000000,%20-126.000000)%27%20fill=%27%23FFFFFF%27%3E%3Crect%20x=%27249%27%20y=%27126%27%20width=%271%27%20height=%271%27%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img][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方仲贤,四川作家,雅安市作协会员。曾任《重庆文化报》特约记者,荥经作家协会秘书长。作品散见于《重庆文化报》《东方潮》《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林业报》《四川农村报》《雅安日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辽宁文学》《长江文学》等报刊网站。1997年荣获重庆市文联举办庆香港回归征文银奖,2016年先后荣获雅安市政府举办的征文《蒙山忆雨》《美哉瓦屋山》等奖项;作品被武汉、重庆多处收藏。2008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太阳谷》《鸽子花恋歌》《岁月留香》,现有两部长篇小说、两部电视剧《鸽子花恋歌》及《茶马古道》等待拍摄。
[color=rgba(0, 0, 0, 0.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