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寻幽探古水口石头寨
石头寨依山傍水,处在峡谷之中的河滩上,周围被翠屏般的青山掩藏。在水口镇曙光村蔡家河路旁,有一块红砂石碑上刻着“石头寨”三字。顺着石碑旁边的村道几十米,就进入了石头寨。
这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只有20户人家。古老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周围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种满了青菜、包菜、萝卜、蒜苗。一个腰拴藏青色围腰,头缠黑色帕子的老大娘,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远远地望着河心,想着自己的心事。几个老大爷坐在石头上摆着龙门阵。
土生土长的石头寨老人蔡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石头墙的前世今生。
蔡老师说,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进入康藏的一条要道。现在看到的最高石墙的两户人家,过去就是住宿来往客商的幺店子。旧社会匪患严重,石头墙与土墙、木头栅栏相比,防御能力更强,而且这里取材容易,所以家家都修了石墙。这些石头墙,加起来总长有300米左右。有的石墙高达2米以上,底宽1米3左右。顶部也近一米,人在上面可以随便行走。石头都取自河里,有的重达千斤。在墙的起头,结尾,转角,以及最下层,要用大石头。两个人才能抬起的石头称为二抬石,四个人抬的叫四抬石,八个人抬的叫八抬石。砌石墙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专门选石头的师傅在河坝头看到哪个石头合适,就在上面放个小石头做记号,抬石头的人就抬它。砌墙的师傅技术更不得了,不用水泥、石灰,连黄泥巴也不用。就凭师傅的眼力,利用石头的形状,直接把石头垒起来,墙高可达2米多。虽然经历两次强烈地震,但很少有坍塌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想了解这些石头墙的建筑年代,但没有人能准确回答。90多岁的李婆婆告诉说,她生下来就看到这些石头墙了。在石头寨,人们对石头的利用到了极致,堡坎,沟渠,道路,台阶,门前的石凳,用的都是石头。2016年,石头寨被立入成都市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夕阳西斜,石头寨来了几位美女,她们把石头墙作为背景,摆着姿势拍照,几个放学回家的儿童也在石墙下玩涂鸦、跳家家。于是,这个沧桑而沉静,古朴而坚硬的石头寨呈现出一种古今交融的迷人情调。随着南宝金山风景区的开发,以及水口到南宝山道路的拓宽,石头寨将会被更多人关注。不过,就是现在到那里一游,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触摸那些奇妙的石头墙,听那些老人讲石头的故事,也是非常惬意的享受。
文/图杨辉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