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6)早上成都的暴雨,可能比依萍找他爸要钱那天的雨还大。
上班的成年人就不说了,城市运转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但是非毕业班的学生,能不能延迟到校或者择机再送去学校,能不能看气象预警就有个标准,不必等到早上都已经有一群家长带着学生冲到半路了,或者湿漉漉到校了,通知再前前后后陆续到家长群里。
教育局、学校、老师都是一级戒备,想方设法保障学生安全。
今天还有学校,用椅子搭路,教职工不惜自己身陷积水里护送娃娃安全进出。
很人性、温馨,极具奉献精神,但希望也能尽量避免。磅礴大雨中,如果可以但愿谁也不要泡在积水里。
尤其是今天,我上班路上还看到,积水都没到马路牙子,人行道边平时的下水道盖子也看不到在哪里是什么情况了,还有学生娃娃穿着低帮运动鞋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趟水过马路……
成都虽说经常下大雨被人调侃哪里看海,但5+2地区真正大雨不算特别多,而且市政排水系统也相当高效,所以成都市民对极端暴雨的应对其实是比较手足无措的。
早上那个雨真的有点过于夸张了,雨势不减的情况下即便有条向东流的大河一时半会也排不完积水。看着路上成群结队趟水的家长和娃娃,想咨询下,偶遇类似今早的极端天气, 成都有没有类似其他城市的预警应急方案?
沿海城市通常是暴雨红色、台风黄色以上自动触发停课
有过惨痛教训的郑州,甚至是黄色暴雨预警就触发停课了
气象预警达到一定级别,市民应该熟悉会自动触发哪些城市运行和社会服务规则的变更。学校不用等教育局通知,家长不用等老师通知,绝大部分市民就应该晓得今天是不是可以报备后延迟送娃,是不是大家都是非必要不外出,甚至是否要准备些防汛物资……这个应该是一课需要全民反复预习、熟练、实践的安全教育课。
今早看到茫茫多浑身湿透的家长,趟水过马路的学生,还有各个学校保障安全的教职工,感觉气象、应急、教育部门还是该多给大家普及下极端天气里不同气象预警级别的应对政策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