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凌晨两点多,“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感谢广大网民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放烟火,引发争议。当日傍晚,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开始燃放艺术烟花。
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象征东方龙文化中的“吉祥”与“生生不息”精神。
主办方称,此次《升龙》艺术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本次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避免了对环境和公众的额外干扰。
因为在雪域高原地区创作,在生态保护层面,项目团队制定了“预防一监测一恢复”的全链条方案: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虽有此公告,该行为仍引起巨大争议。由于项目所处在喜马拉雅山脉,该地的自然环境本身脆弱,不少网友及户外爱好者对该艺术项目环保材料的实际效能、对高原土壤与植被的物理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大气和水体的潜在污染等均表示质疑,并认为团队应对此项目的环保措施作更详细的说明及公示。
随后,主办这场烟花秀的品牌方已经在网友的质疑下删掉了相关视频。
蔡国强,1957年12月8日生于中国福建泉州,烟花大师,当代艺术家。1981-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他的艺术表现横跨绘画、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等数种媒材。曾为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设计烟花表演。
植物学博士:高山草甸植被恢复或需几十甚至上百年据业内人士透露,烟花秀对生态的影响或许并不能从视觉上直观观察到,但其是否会造成生态破坏,以及烟花秀对生态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实则需要以时间为尺度来观察。对此,记者独家采访了植物科普博主、植物学博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顾有容。
“高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顾有容表示:“尽管燃放区并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因为整个青藏高原都是一个环境脆弱区。”
环境脆弱区,脆弱在哪里?顾有容表示,以燃放地为例,其所在区域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该区域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地貌,海拔以上或还会有流石滩植被和冰川高原植被。由于所处地域海拔高、温度低、无霜期较短,因此植物生长期也很短。“高山草甸的特点就在于土壤非常薄,其地表只有10厘米左右、薄薄的一层,为草毡层,可以起到固碳的效果。”
“但是这一片草毡层非常脆弱。”顾有容分析,针对项目方提及的“翻土修复植被”一事,他表示质疑:“如果是平原地区那种一米厚的肥沃土壤,通过翻土或许可以将土壤表面的污染物掩埋下去,让它进入自然降解的流程,同时翻上来的土壤也是富含有机质的,可以长出植物。但对于这种本来就很薄的草毡层来说,由于其下方是土壤母质,即岩石风化形成的碎末,几乎不含有机质和微生物,不太可能长出新的植被。”顾有容透露,高山草甸的植被如果被破坏,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可能自然恢复。
除此之外,由于现在进入秋季,不少野生动物正在为入冬做准备,在高原中放烟花所形成的噪音,也可能会对动物造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