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坚守(小小说)
文/飘泊游子
在那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村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周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和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前潺潺流过,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八十四岁的陈老汉就生活在这个小山村。他的背已经微微驼了,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像一道道深深的沟壑,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而有神。自从十年前老伴儿去世后,他就一直守着这座老房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的青瓦上,陈老汉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他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迈着稳健却又有些迟缓的步伐,走出了屋子。院子里,一群鸡正欢快地啄着地上的谷粒,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陈老汉微笑着,从墙角拿起一把谷糠,均匀地撒在地上,鸡群顿时兴奋地围了过来,争抢着食物。
喂完鸡后,陈老汉扛着锄头,向屋后的小菜园走去。小菜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有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还有长长的豆角。陈老汉蹲在菜地里,仔细地拔除着杂草,时不时地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嫩绿的叶子,仿佛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爹,您又在忙活啦!”这时,从村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原来是陈老汉在城里工作的儿子陈明。陈明穿着整洁的西装,提着一大包东西,正朝着小菜园走来。
“你这孩子,怎么又回来了?”陈老汉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爹,我想您了,就回来看看您。您身体咋样啊?”陈明走到父亲身边,关切地问道。
“我身体好着呢,你不用担心。你在城里工作忙不忙啊?”陈老汉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不忙,爹,我这次回来就是想接您到城里去住。您看您一个人在这山里,多不方便啊。”陈明认真地说。
陈老汉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儿啊,我哪也不去,我就喜欢这大山,喜欢这小山村。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我在这待了一辈子,舍不得啊。”
“爹,城里多好啊,有医院,有商场,生活多方便啊。您在这山里,要是生病了,都没人照顾您。”陈明着急地劝说道。
陈老汉坐在田埂上,点起了一袋旱烟,缓缓说道:“儿啊,我知道你是孝顺我,可我在这山里住习惯了。你不知道,爹年轻的时候啊,这大山可救过我的命,也是我奋斗过的战场呢。”
几十年前,村里穷得叮当响,年轻人都想着法子往外走,可陈老汉偏不信这个邪,他立志要让村子富起来。他先是跟着村里有经验的老农学习种植技术,然后承包了村里一块最贫瘠的土地,决心种出高产的粮食。
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农具,全靠一双手和一把锄头。陈老汉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在地里深耕细作。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翻山越岭去邻村请教专家。为了改良土壤,他四处收集农家肥,一担一担地挑到地里。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试验田终于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跟着陈老汉学习种植技术。陈老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带领着村民们一起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
后来,村里通了路,陈老汉又有了新的想法。他看到山里的木材、草药等资源丰富,就和几个村民一起办起了加工厂,把山里的资源变成了商品,卖到了山外。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村子的经济也越来越好。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这大山就是我的恩人,也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不能离开它。而且,爹年轻的时候还和你娘一起在这山里开荒种地,那时候虽然日子苦,但我们俩相互扶持,感情可好了。”陈老汉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和眷恋。
陈明听着父亲的讲述,心中对父亲的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无奈地笑了笑,说:“爹,那您要是有啥需要,就给我打电话,我随时回来。”
“好,你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在城里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陈老汉叮嘱道。
中午,陈老汉和儿子一起回到了屋里。陈老汉在厨房里忙碌着,不一会儿,就端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自己种的青菜、西红柿炒鸡蛋,还有炖鸡汤。父子俩坐在饭桌前,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
“爹,这鸡汤味道真鲜美,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啊。”陈明一边吃着,一边赞不绝口。
“那当然,这鸡都是我自己养的,吃的都是纯天然的粮食,这汤能不鲜吗?”陈老汉得意地说。
下午,陈明帮着父亲把菜园里的菜摘了一些,准备带回城里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小山村,整个村子都被染成了金黄色。陈老汉站在门口,看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老汉依然坚守着他的老房子,守护着这片大山和小山村。他知道,这里有他的回忆,有他的根。而陈明也会经常回到山里,看望父亲,感受这份浓浓的亲情和大山的宁静。
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陈老汉就像一棵扎根在大山深处的老树,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一方天地,用他的坚持和热爱,诠释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家乡的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