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勒热夫战役》观后
一般情况,个人比较钟情欧美战争片,对俄罗斯战争片关注不多。但一个偶然机遇,看过俄罗斯电影《热勒夫战役》后,却忍不住拍案叫绝!
应该说,片名《热勒夫战役》与影片内容吻合度不够。历史上的热勒夫战役场面之大、影响力之广、重要性之强,都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历史叙事。影片《热勒夫战役》所展现的不过是整个战役中及其微小部分——一个连队攻守一个村子而已。用一个连队的攻守村子叙事,怎么都无法囊括历史上重大的,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热勒夫战役!
不过看完电影后,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该片的激赏!尽管一支小小的连队与德军厮杀,不足以反映历史上残酷血腥的重大战役,但影片中大部分关于苏军内部上下级之间、士兵之间、意识形态方面、价值观等揭示,却让银屏下的我感慨万千,沉吟良久,如骨在梗,不吐不快——
在我眼里,影片大部分内容虽然几乎偏离热勒夫惨烈战役主旨,把镜头更多聚焦于苏军内部团、营、连乃至最基层士兵种种矛盾冲突,似乎远离残酷战役主题,但我却为之击节叫好——能够在悲壮惨烈的战斗间隙里,抽丝剥茧般反映苏军内部种种矛盾冲突,非常难得、非常真实!
尤其是深受苏联历史影响的国人,在观看该影片时,那种体现在苏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冲突,显得特别熟悉、感同身受,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
电影围绕连长叶甫根尼、指导员佐林、通讯员卡尔采夫、老兵马辛奇、内务部督战官雷科夫少尉、新兵索莫夫等群像,深刻揭示存在于苏军内部,由于官僚主义对士兵生命漠视而造成的种种矛盾冲突,使得整部电影看上去用了大量镜头对准苏德两军反复争夺阵地,血淋淋的残酷场景,但更多的是通过收缴德军宣传品等矛盾冲突,暴露出苏军内部严重的价值观问题形成的撕裂,及其行动上的不一致,凸显苏军在及其困难的对德战斗中不仅必须直面随时可能发生的死亡,同时还得举步维艰的应付来自内部的官僚主义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电影从一开始就通过德军火力密集,苏军士兵严重伤亡,非常残酷的进攻战,突出表现苏军士兵在冲锋陷阵过程中的怯懦与贪生,没有高调的不真实的把士兵们个个都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大无畏英雄。
其后,血淋淋的苏德两军血肉拼搏便成为背景,苏军内部上下级之间、价值观异同之间、士兵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成为重头戏,浓墨重彩被极度渲染,让银屏下的观众忍不住捶胸顿足:为何大敌当前,不团结一致,却死死纠缠教条僵化的意识形态,热衷于自己军队内部的生杀予夺!
最突出的当属德军飞机撒下攻心传单,先是指导员如临大敌,竭尽全力搜缴每一个士兵是否隐藏传单,后是上级竟然不及时送来后勤给养,却心急火燎派来督战官严苛到完全不近人情的搜查每一个士兵是否窝藏传单!
这一幕要数督战官拿着枪紧逼通讯员卡尔采夫最为惊心动魄。一方面通讯员力求保住自己人格尊严,个人权力,绝不屈服于权力高压;另一方面督战官却冷血至极,步步紧逼要求通讯员必需服从命令脱衣搜查!这一幕,两人互不相让,严重对峙,眼看通讯员拒绝搜查,督战官就可能开枪,两个人剑拔弩张,让观众看得大气不出,紧张到心都提到嗓子眼。
这一情节,生动逼真的诠释了苏联体制僵化,集体主义官僚主义盛行,不讲人性,不信任自己人的典型做法。最后,以通讯员卡尔采夫迫不得已屈服,低头服从检查结束。之后,督战官飞扬跋扈继续搜身,放过新兵索莫夫,却硬生生逮捕立功老兵,诬陷其本来用作点烟的传单为私自窝藏。
一部旨在反战影片,何以如此重点渲染督战官与前线殊死拼杀士兵之间矛盾?可以解释的要么是直面真实的历史,不回避自己曾经的糊涂无知愚蠢,要么是向世人昭示,苏联那一套官僚主义集体主义,蔑视人的生命与摧残人独立人格危害何其祸害!影片中出自新兵一句“苏维埃不信任人民,”更是突出彰显一个国家如何对待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如何让底层普通人为这个国家这个政权同心同德,浴血奋战!
该影片在对待个体生命与集体国家之间权衡上,还有一个真实历史与艺术再现的情节。那就是指挥者下赌注般命令士兵作无谓牺牲!既没有后续支援,也没有最基本胜算。活活的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推向死亡!
好在影片中对以连长为代表的独立思考,以人为本做了充分演绎。这既体现在不同意督战官强硬搜身士兵并以枪毙要挟上,同时还体现在不服从上一级领导瞎指挥,擅自做主将仅有的有生力量撤回死亡前线!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前线指挥官连长,居然只是一个党外人士,执意不加入党组织,这在有着同样意识形态的大国人看来,是不是特别耐人咀嚼思考?何以连长这样的一线指挥官不在组织中,却竟然思想高度与勇猛作战和灵活机动集于一身?
影片中着力揭示营团以及领导不顾连队士兵死活,眼睁睁让他们去送死,在真实的历史里有强有力支撑,并非编剧为剧情虚构。真实的历史是,整个勒热夫战役,以德军仅伤亡30万,而苏军伤亡则高达150万!如此悬殊的伤亡比,可见苏军为此付出何等惨烈的代价!
当然,苏联官方对此给出了合理解释。虽然苏军伤亡惨重,与德军战损比高达4比1,但却拖住德军,为其他更重大战役做出贡献。
最后,在有关该电影评价中,也有不同声音。即,该电影蓄意黑苏联,歪曲历史,没有正面反映真实的历史。
个人以为,见仁见智很正常。正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点都不奇怪。
总之,个人认为,以反战示人的战争片《勒热夫战役》拍出了与反战主旨同样重要的苏联体制之殇反思,当属可圈可点,必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