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18|评论: 0

[乡镇风采] 忆南江网红路“柳贵公路"

[复制链接]


1974年,我初中毕业,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毅然回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次年春,我投身生产队的劳动;下半年,又被派往沙坝一大队,参与修建大寨堰。初次参与国家建设,心中满是兴奋与憧憬。我如出征的战士,打起背包,带着简单的行李,步行抵达目的地。每日从早到晚,头顶烈日,辛勤劳作,直至1976年冬。随后,我又被调往柳贵公路,担任二大队民兵连及女子连的指导员。
一、险岩子上的生死穿越1976年11月,大雪提前降临。我们一行人提前抵达新立乡,加入公路测量工作。南江县交通局派来了工程技术员,负责我们的这段的枝术员姓冉,冉同志工作认真,技术能力强,而我们这些从各生产队抽调的人员,则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及拉线、定点、钉桩等辅助工作。测量结束后,公路指挥部加速运转,大会战前期准备全面铺开。我们接到了从杏子湾转运站运送炸药物资的任务。那时,新立至杏子湾的公路尚未贯通,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清晨,我们吃过早饭便出发。新立与杏子湾间,是柳贵公路最为险要的工段。远望而去,裸石岩壁寸草不生,乱石纵横的路基在悬崖峭壁上若隐若现。带路人告知我们,需趁不放炮的间歇穿越水帘洞崖。虽险,但为保证当日往返,我们只能冒险前行。行至险崖子,刚放完炮,石头仍在下滚。我猫着身子,紧盯前方,紧随队伍冲锋。石头在身后滚落,若被砸中或踏空,便将坠入几百米深的悬崖。我心跳加速,但已至此,只能勇往直前。这无异于穿越炮火连天的战场!听说险崖子已有人坠崖身亡,我们虽心惊胆战,但身为青年,血气方刚,发扬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如敢死队般冲过险崖子,钻过水帘洞,抵达杏子湾,领取物资后,又急匆匆返回。我远远跟在后面,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不敢掉队。一到驻地,便瘫倒在地,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
二、深山峡谷的筑路大战次日清晨,沙坝公社四个大队五个连队的修路大军在新立乡一大队一字排开。锄头飞舞,扁担穿梭,铁锤与钢钎的铿锵声及撬石头的号子声在深山峡谷中激荡轰响。那时修公路,全凭人海战术,肩挑背扛,开山放炮。筑路人利用挖锄、扁担等原始工具挖山移土,利用钢钎、铁锤钻炮眼,用炸药开岩碎石。公路指挥部如同公路建设的司令部,设有工程监管、宣传、后勤保障等部门。区公路指挥部、公社、大队各级分工明确,施工工段划分至各公社,再由公社分至各大队。施工以大队为单位,大队负责人即民兵连长与指导员。大集体时期,一声令下,各生产队便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国家建设,大家以能为国家建设出力为荣。施工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广播喇叭播放着激励斗志的文章、筑路新闻和革命歌曲,每日早中晚三次广播。各公社设有通讯报道宣传员,我既是指导员又是宣传员,负责在施工中表现突出者的广播表扬。修路人多为青年,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干劲十足,奋勇争先。修路沿线,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战场。那时,无人计较工资,每日生产队给十分工分,参与国家建设是一种义务,是爱集体爱国家的自发行为。许多大型建设,民工背着被子干粮和工具,风餐露宿,日夜苦干,流血流汗,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我们大队所分的路段是一段平缓坡地,需挖掘土石方,中间有个小山包,需放一个大炮。在我的带领下,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多次受到公社指挥部的表扬。
三、打炮眼的技艺磨练我是初次参与修公路,许多活儿需从头学起。打炮眼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儿。那时没有打孔机,坚硬的大石头全靠钢钎和锤子打孔。打炮眼需三人紧密配合,一人掌钢钎,两人抡大铁锤砸在钢钎上。两人你一锤我一锤,掌钢钎的人不断转动钢钎,在石头上慢慢钻开一个孔。一个几尺深的孔需数小时才能完成。三人的动作需协调合拍,钢钎要抓得稳转得匀,甩锤的要力量大打得准。有抓钢钎的高手,能同时抓两根钢钎,五人配合打炮眼。我初学甩锤时,没准头,怕砸到抓钢钎人的手上。也有人不慎将锤砸到别人手上,轻者受伤,重者残疾。有些老手,甩出的锤溜溜转,搞出许多花样,如“转转锤”、“翻身锤”,锤子在他们手里如同玩具,像玩杂技一样,令人眼花缭乱。他们不是在劳动,倒像在搞艺术表演。我感觉这活儿有意思,认真学,刻苦练,不久也能打出转转锤了。人有了这样娴熟的劳动技巧,干起活儿来一点都不觉得累。枯燥繁重的劳动一旦上升到技巧层面,便成了艺术,有了美感!“马上放炮,赶紧躲好,注意安全,切莫乱跑!”打好了孔,由专门培训的爆破员填充炸药雷管,留出导火索,在大家休息时规定的时间里放炮。安全员在放炮前,以吹哨发出放炮警报,同时用铁皮喇叭高喊。爆破员麻利地逐个点燃导火索,刚跑回安全地,炮声便接连轰响,天摇地动,土块碎石冲天而起,像天女散花,落一地的土石“冰雹”。一座座石山被撕裂,大石头成了碎石块。随后民工们一拥而上,将碎石运到该去的地方。放炮最大的危险是“哑炮”,该响时不响,待有人去查看时却响了。有爆破员因此被炸伤,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有经验的爆破员,在炸响时数着炸响的次数,若次数不合,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去观看并排除哑炮。放炮另一种危险是飞石砸伤人畜和砸坏房屋,打炮眼时要选准炮口方向,尽量避开民户和人多的地方。放炮前要放警戒线,要有专人守住路口,禁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用钢钎打个眼,填药放炮的叫“钎子炮”,这种药量小,炸开的石头有限。大的石山要炸开,要放“坛子炮”。先以钎子炮炸出像坛子一样肚子大口子小的炮洞,填充几十、几百斤炸药,炸开的石头多。像雕崖那样的巨石山体,人用绳子吊在半空,在光秃秃的石壁上打炮眼。打一个坛子炮洞要花数月时间,要填充上千斤炸药。这样的大炮一响,地皮跳得老高,只听到天崩地裂的一声闷响,崖壁上被撕开一个大豁口。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开一条“挂壁天路”,是何等的不易!
四、分工协作的筑路智慧大家分工合作,一班砌涵洞。出土石方的人又分工挖土、上土。砌涵洞需要大量的石头,将挖土石方出来的石头运来砌涵洞,一举两得。几千斤的大石头要许多人同时发力才能撬得动。撬石头时由一人喊“一二三”!众人一声应“嗨喓”,石头起来一点点。有时掀走一块大石头,要费半天的工夫,人还累得半死。表面一看修公路挺简单,实际上工序还挺复杂。按照标准:先要平整好路基,底子软的地方要夯实。再在上面均匀地铺一层碗口石(饭碗大),再在碗口石上面撒上五公分厚的土,用大石滚碾压数遍。路碾平之后再撒上十公分厚的核桃石,再加五公分厚的瓜米石,加一层土后再碾压。碾压后再撒上五公分厚的细沙,再碾压,这就算路建成了。那些铺路的碗口石、核桃石、瓜米石、细沙都是人工用锤子砸出来的。一个方的碎石一个人要砸几天。人工修建一条比较标准的公路确实不简单。现在一台挖机一天挖出来的土石方,上千的人工也未必抵得上。机械化的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质量,节省了人力。如果没有工程机械的大力发展,要靠人工在大山区建造高铁和高速公路几乎不可能!我国工程机械已走在了世界前头,“基建狂魔”在世界的东方横空出世!我国的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这是在四十多年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五、苦中有乐的修路时光修路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儿,但众多的青年人在一起,活泼热闹,苦中有乐。我们大队修路的人中我是年纪最小的,也是公社最年轻的党员和连队指导员,受到大家的特别照顾。后勤会计罗啟光对大伙儿说:“刚下学的娃儿,大家都照顾点儿,力大的事少让他干。”抬石头时有人把我推开,说你个才下学的娃儿嫩肩,让我来!我成了受保护的对象,心里暖暖的,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大家照顾我,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大事搞不了,我得多做点小事。我主动承担每天下班时工具的收拾;工具坏了修理一下;后勤没有水去背水,有时间写一写稿子,及时报道修路中的先进事迹。有个民工叫宋兴发,没有鞋子穿,打双光脚修路,我告诉了公社指导部,公路给他发了一双新胶鞋。我写了稿子后,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在广播里多次播放。晚上,大家虽然来自各个生产队,但到了外地,吃住在一起,嬉笑打闹,玩扑克下棋。听周仕良讲国大代表李蜀华与李宗仁的故事,还有李蜀华如何当兵当上团长;听石尔汤说端公扛假神骗钱;听郭元贵唱金钱板;听李泽殴讲历史地理,说天说地,说了中国说外国;听邓成甫讲结婚押礼的故事、牛皮吹破天,哄死人不填命。跟他们在一起,开心愉快,使我感到有家一般的温暖。从他们身上我吸收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使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不知不觉到了年底,我又被公社推荐上了达县农学院畜牧专业继续读书学习。结束了我的修路历程。两个月的修路经历,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贫下中农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朴实善良的品德闪耀着中国农民本色的光辉。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跟他们在一起,温暖开心、有安全感。从他们身上我吸收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使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u_1359642709_199177535&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u_3645126103_3441296276&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u_1341466029_4236341696&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1000013849.jpg
100001384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