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南张家界景区“5家商铺4家缺斤少两”的消息持续引发热议。
有游客在社交媒体吐槽,在张家界景区购买15元一斤的橘子,发现2斤6两的橘子在作弊秤不同单价档位显示的重量不一致,实际少了6两,按实际重量该付30元,商家却收39元。该游客称,在景区三天光顾了5家商铺,其中4家存在缺斤少两情况。9月2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根据初步调查,网上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目前对相关店铺已立案调查。
然而,舆论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掀起了对旅游市场诚信和监管缺位的更深追问。“三天遇四家作弊秤,这得坑了多少游客?监管平时巡查在干嘛?”“作弊秤明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非得等曝光才查,监管也‘缺斤少两’!”“才去过张家界,除了风景其他印象不好,不想细说了。”“每次都是舆论发酵才调查,平时监管去哪儿了?”更有网民提到张家界之前的“两个菜844元”天价餐风波:“从天价菜到作弊秤,游客还敢去吗?美景再好,消费被坑谁还敢信?”
旅游景区摊贩缺斤少两欺骗游客并不少见。2024年5月3日,一女子反映在云南大理古城门口一流动摊贩处买蓝莓,事后发现买的“一斤”蓝莓实际只有6两;2024年6月6日晚,一游客自称花300元从一位摊贩处买了18斤榴莲,“我们拿着壳拿着肉,连皮都没去,连袋子连壳直接复秤,只有8斤2两”。
舆论普遍认为,摊贩缺斤少两,看似受损的是只是少数消费者利益,其实这些不诚信行为也给城市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每一个市民都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摊贩都是城市的“形象大使”,一个摊贩缺斤少两的行为,给整个城市的对外宣传形象抹了黑,所以严惩缺斤少两的无良摊贩,可以重塑城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