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学科竞赛中,继化学竞赛之后,物理竞赛也“揭榜挂帅”了。根据四川省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获奖名单公示,今年“省一”获奖考生近七成来自成都,其中近三成出自成都七中——数字上依然“一家独大”,但细看名单,不乏隐藏款“黑马”崭露头角。
物理竞赛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满分320分,实验80分。近三年,四川“省一”获奖人数分别为110人(2023年)、115人(2024年)和113人(2025年)。今年这113名“省一”学子,来自成都、绵阳、德阳、泸州、自贡、广安等6个城市的19所中学。
除了成都七中(32人获“省一”,12人入选省队)这样的“耀眼存在”,稳步上升、创下物理竞赛历史最佳成绩的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市教科院附中”)尤为值得关注。
市教科院附中去年已有9人获“省一”,今年更进一步:省队人数从1人增至3人,更包揽了复赛全省前两名——高三学生耿小轲斩获理论和总分双第一,曹锦宇则拿下实验部分第一名。
(↑耿小轲、曹锦宇去年物理竞赛获奖照片) 物理竞赛总教练何江透露,两人高一就初露锋芒,获得复赛二等奖;高二再战,双双拿下“省一”。不过当时耿小轲排名全省第45,未能进入全国决赛;曹锦宇则以第19名挺进省队,并在决赛中斩获全国金牌,获得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今年是两人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战,耿小轲曾因紧张一度失眠,但真正走进考场后反而异常平静,甚至提前10分钟完成答题。他事后对何江说,当时心里只想“没有遗憾了”,结果却意外拔得头筹。而曹锦宇虽已手握清华“入场券”,仍认真备战,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稳定的发挥,实现了排名的再次跃升。
(↑初中时的球搭子获奖纪念,左二耿小轲、左三曹锦宇) 据市教科院附中官微透露,这对物理“双子星”还是名副其实的“球搭子”——早在2021年,他们就组队参加成都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高新区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得初中组男子双打第三名。何江老师听后有些意外:“真的吗?我只知道小轲爱打乒乓球,他最好的球搭子是去年被北大录取的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刘畅宁。”他补充说,曹锦宇兴趣更广,尤其喜欢篮球和羽毛球,初中时还担任过学校主持人。两人曾一同参加北大夏令营,均被评为优秀营员,“他们从小学习习惯就好,各科均衡发展。”此外,该校今年进入省队的吴佩橙同样实力不俗,高一就拿到“省一”(全省第107名),今年高二已跃居全省第九名。
创校于2019年的市教科院附中,目前拥有5位物理竞赛教练。今年不仅带出9名“省一”学生(其中3人进入省队),还有3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泸州二中)、德阳五中、广安友谊中学、成都市石室锦官中学今年均为首次输送物理竞赛“省一”学生。泸州二中作为“菁苗班”试点校,正积极探索小初高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德阳五中实行“小初高大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上全面发力,并于9月25日官宣“打破德阳市物理竞赛历史纪录”;广安友谊中学是市教体局直属唯一公办完全中学,为多所985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石室锦官中学作为石室中学与武侯区去年联合打造的新校,首届高一中考录取平均分即与老牌重点川大附中并列武侯区第一……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预计于10月25日至29日举行,由福建省物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联合承办。期待四川代表队再创佳绩,也祝愿更多学校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照片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提供,制图张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