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2|评论: 0

[生活•情感] 《四川日报》头版关注盐亭:同益新蚕桑丝绸产业园的宝宝吃“压缩饼干”住智能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绵阳市盐亭县巨龙镇的盐亭县同益新蚕桑丝绸产业园,恒温恒湿无菌智能养蚕车间内一排排自动化设备静静运转,塑料盒中布满密密麻麻的蚕宝宝。
  “车间为何听不见啃食桑叶的沙沙声响?”记者疑惑道。“因为它们吃的是科学配比的饲料。”同益新鹅溪绢丝绸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兆盛说,“饲料配比了桑叶粉、玉米粉、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
  车间内,蚕盒沿着轨道匀速滑行,投料机可以精准地将配好的饲料放入其中;投喂完毕的蚕盒再通过机器人自动运送到蚕房,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这里实现了全龄人工饲料智能化工厂养蚕,首批成规模标准化蚕茧刚刚下线,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潘兆盛介绍,通过人工合成饲料喂养、结合智能化环境控制的现代养蚕技术,实现种桑、养蚕流程分离。养蚕摆脱了对季节、气候、土地等条件的依赖,实现全年滚动化按需生产。“智能养蚕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日产鲜茧30吨。”
  目前,盐亭县已新栽种6000亩桑树,预计年底可达2万亩。新品种桑树一年能采5—6茬,亩产最高可达5000斤。采下的桑叶被送往园区内的饲料加工厂,经过烘干、粉碎、配料、蒸熟、压块,便可变成蚕宝宝的“压缩饼干”。
  这解决了以往每年冬天之前企业都要大量收茧囤货的“老大难”问题,“冬天没有桑叶,我们照养不误。”潘兆盛自豪道。
  企业的烦恼少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
  在西陵镇强华村,300多亩连片种植的桑树很是壮观,村民正在桑园里忙碌。“村民的收入来源拓宽了,”强华村党总支书记邓如荣说,“我们村把闲置土地流转给公司,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也能在桑园打工。”
  转型背后是现实的倒逼。盐亭县素有“嫘祖故里、丝绸之源”美誉,2023年,当地引进深圳同益新公司,联合盐亭农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建设全省首个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
  如今,在蚕桑丝绸产业园,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7栋智能化饲育车间初步建成;新型饲料养蚕设备也将安装调试;缫丝车间的部分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即将投入生产。未来,这里将实现从蚕茧到丝绸的全流程生产。此外,产业链条还在延伸,蚕桑主题研学、蚕茧文创等也将相继开发上市。



来源:四川日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