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6|评论: 0

共舞青春 |《归》编导徐维懋:这次创作经历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8日,在“石榴花开·舞动天府”2025四川省民族街舞展演彩排现场,一群年轻人表演的蒙古族主题街舞《归》赢得阵阵掌声。这支由二十多位汉族学生演绎的作品,以独特的融合创新视角,成为本场展演都一大亮点。记者专访了该节目的编导、金堂县文化馆街舞分管编导老师徐维懋,了解这场跨界融合背后的创作故事。

2025092816020437.jpg

“我们作品名叫《归》,是以蒙古族温乎为题材的街舞作品。”徐维懋介绍,《归》以一位蒙古女子的视角展开,串联起她从童年、中青年到老年的人生轨迹,用舞蹈语言复刻出一段鲜活的生命历程。

从筹备到登台,《归》的诞生历时近两个月。徐维懋回忆,作品早在5月就开始构思,7月正式进入排练阶段。将蒙古舞与街舞融合,是《归》最鲜明的特色。徐维懋坦言,这一创意的诞生源于两个舞种的共性。“蒙古舞节奏鼓点强,动作大气洒脱,这些特质与街舞颇为相似。”徐维懋说,想法虽好,但团队成员本身都是街舞舞者,对民族舞几乎一窍不通。为了完成这个作品,他们从服装、形体到手脚动作细节逐一调整,还专门邀请民族舞老师全程指导,一点点抠动作、磨质感,让两种舞蹈风格自然衔接。

“其实这一次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接触民族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蒙古族文化的方式。”徐维懋告诉记者,由于团队成员均为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有限。对参与创作的学生而言,这次经历是一次珍贵的民族文化学习机会。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他们会逐渐理解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

她还透露,在作品创作中,他们了选择祥云、回字纹等大众熟知的传统元素融入作品,既保留民族韵味,又实现文化共鸣。

徐维懋坦言,这次创作经历也让她对民族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以前创作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作品时,其实都是以街舞为主,但是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少数民族的题材,融入了大量民族舞蹈的动作,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讲是一次非常大的改观。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的,也可以是属于世界的,希望它能被更多的人认知和学习。”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继续探索民族文化与街舞的融合时,徐维懋给出了肯定答案。她认为中国民族文化极具魅力,在创新过程中,团队深切感受到民族自信的力量,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未来,她将带领团队创作更多民族文化与街舞融合的作品,让民族文化以更潮流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王洋 视频 曹健豪
编辑:刘俊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