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脉相承凝匠心】川剧《柳荫记》薪火传韵启新程
编者按:
川韵流芳,薪火相传。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复排传统大幕戏《柳荫记》,不仅是一次经典剧目的匠心重现,更是一场以戏为媒的技艺传承。一级演员康勇、罗芳和二级演员侯丽、刘文丽、宋辛海等前辈艺术家化身“引路人”,将数十年舞台积淀融于唱念做打之间,并甘为“绿叶”,在细节中浸润传统韵味。台前幕后,川剧艺术家们以“口传心授”之责、以“传帮带”之情,勾勒出一幅艺脉相承的生动画卷,让梁祝故事的悲剧底色与川剧艺术的百年魂韵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一级演员康勇这次在川剧《柳荫记》中饰演祝英台的父亲、祝公远一角。这一角色从川剧行当上来说属于老生,康勇笑着说,他在剧中是唯一代表了封建思想的主导者,没有他就没有梁祝爱情悲剧的发生。饰演这一角色,康勇把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积累和观看各个剧团的川剧《柳荫记》所学到的经验进行融合,并运用到了排练的方方面面。排练过程中,当自己的工作空闲下来,康勇就会把自己的唱念做打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后辈们,特别是梁山伯一角,其中跟第一组的梁山伯饰演者何米松交流最多。“口传心授是川剧的老传统,我们都是为了把川剧的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年轻人能更快地学到身上,展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平。”
媒婆 罗芳:
倾囊相授助成长
川剧《柳荫记》中“媒婆”颇具看点,饰演该角色的A组演员是一级演员罗芳。媒婆一角在川剧《柳荫记》中属于摇旦行当,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来强化市井气息,充满四川特色。罗芳演出摇旦的经验非常丰富,在排练过程中,罗芳跟B组的媒婆饰演者梁小菊常常交流。“毕业于‘川剧少年班’的小菊现在年龄还比较小,这次饰演媒婆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她是个很好学的妹妹,每次我排练的时候她都会在下面边看边录视频回家琢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会来问我。我对她也说不上是指导,只是会把我所理解的跟她沟通,我们互相探讨学习。”罗芳说,通过川剧传统大幕戏进行传帮带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真正帮助年轻人学到东西,打好基础。川剧《柳荫记》中有大量传统曲牌,很多年轻演员都是在排练中逐步掌握了唱法,看到他们的进步与成长,罗芳倍感欣慰。
祝母 侯丽、刘文丽:
绿叶托花显风骨
饰演祝英台母亲的两组演员侯丽和刘文丽都是我院的二级演员,舞台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川剧传统戏方面较为擅长。祝英台母亲一角是封建社会慈母形象的缩影,虽然有着一颗疼爱女儿的心,但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男权社会的压迫,无形中也充当了“刽子手”。侯丽这次与黄凌暄搭档母女,在排练过程中,她不时跟黄凌暄交流沟通,特别是在川剧传统的手眼身法步等方面,倾情传授个人经验。对剧中配角“人心”“四九”的拴马、牵马动作也多有指导,帮助青年演员们把握住传统戏的韵味。
刘文丽同样毫不吝啬地用心帮助青年演员,并教导他们要好好练习基本功,认真琢磨川剧传统的表演技法。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刘文丽感觉青年演员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令她赞不绝口。侯丽和刘文丽都表示,很愿意为青年人当“绿叶”,传帮带是川剧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川剧人都是这样成长、成才。
老师 宋辛海:
良师点睛润新苗
饰演剧中“老师”一角的是我院二级演员宋辛海。该角色虽然在剧中戏份不多,但可以说是梁祝爱情萌芽的见证者,梁祝二人之间的感情正是在书馆学习期间萌发的。宋辛海说,在这一幕中与梁祝二人的交流对话不算多,但在排练的过程中,他着重帮助青年演员们找到对传统戏节奏的把握,将个人对传统戏独特韵味的领悟相传授。他表示,川剧《柳荫记》中的青年演员其实都在悦来茶园折子戏演出中积累了不少传统戏的演出经验,经过此次大幕戏的历练,又更上一层楼。
戏台小天地,传承大文章。川剧《柳荫记》的排练场,既是技艺打磨的熔炉,更是精神接力的道场。老艺术家们以戏为舟,载着青年一代驶向川剧艺术的深水区。正如那句梨园古训“戏比天大”,而今薪火相传的不仅是程式与曲牌,更是对传统的敬畏。正是这般代代相传的坚守,让川剧的根脉深植于时代土壤,让梁祝的经典故事在新时代舞台上依然扣人心弦。
-相关阅读推荐-
艺术总监陈巧茹:让青年演员在守正创新中破茧成蝶
导演毛世君:让《柳荫记》在当代蝶变新
川剧《柳荫记》双璧焕新展光彩
川剧《柳荫记》舞台诗篇:青年设计师们的川剧美学新意
【从霓裳到妆容】一场关于川剧《柳荫记》的美丽合谋
青年一代的川剧《柳荫记》传承密码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川剧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