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分号不宜——《标点符号用法》指瑕七
说明
本学期七、九年级下册也有与《标点符号用法》同误之处。例: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断划过。(七下151页)
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九下53页)
上述分号用在多重承接(连贯)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本文所述“多重承接复句”,一是层次在两层以上,二是至少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愚以为,该处应为逗号。
本篇是对《标点符号用法》指瑕的第十篇。若所指差错俱真,则至此合计差错处数59,差错个数39.2,差错率达8.3/万。
或曰,笔者所指之瑕一定是真的差错?
答曰,未经订正只可算是疑似差错——尽管这疑似差错像是真的差错:
如笔者在指瑕四指出《标点符号用法》语言单位排列之瑕——“词、短语、句子、复句”。复句怎么可以以大于句子外延的资格而排在句子之后?复句怎么可以在逐级排列的语言单位中与句子并提?又如笔者指出语段定义之瑕——语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此定义,语段可指词、短语、句子、复句——最大是句子——无一与语段搭得上。语段是句组(句子与句子的组合),是句群(句子的群体);语段,两个句子以上;语段,介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语言单位。
如笔者在指瑕八指出句子欠缺点号之瑕——“着重号的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应在“.”后添加逗号。还指出句子点号多余之瑕——“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应删去后引号外的句号。
……
蔡维藩先生对《标点符号用法》指瑕,他的《<标点符号用法>新标示例问疑》一文(可网搜),指出疑似差错42处;若所指差错俱真,则差错率13.7/万。蔡先生指瑕水平较高,他是大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与《咬文嚼字》月刊原主编郝铭鉴并称咬文嚼字界之“北蔡南郝”。蔡先生出版多本“咬文嚼字”专著,如《咬咬<咬文嚼字>》、《鸡蛋里面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报纸常见语文差错1000例》、《报纸编校差错点评》、《语文纠错之错中错》、《嚼嚼<咬文嚼字>》。他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评报员、评刊专家。依我看,蔡先生所指之瑕,至少大部分都是真的差错,即《标点符号用法》差错率超过5/万是跑不了的。
蔡先生所指之瑕与笔者的不重合。两者合一,则《标点符号用法》差错率超过5/万更是跑不了的了。
在这里,笔者强烈吁请迅速修订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第一版发布在1951年,第二版1990年,第三版1995年(国标),第四版2011年(国标)。是时候第五版了。
语法性差错(1-2)
《标点符号用法》,5页:
4.6.3.2 (分号)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浅析
分号用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一说存在问题。
简言之,用在承接复句不行。
详述之,分号不可用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承接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承接关系表示先后有序,接连不断,分句之间是“先事——后事”关系。它虽然也是“非并列关系”,但与其他非并列关系(如选择、转折等关系)不一样。承接关系是纵的发展,而选择、转折等关系则是横的排列;前者是一路纵队,鱼贯而行,后者则是一列横队,齐头并进;前者第一层分句之间不可换位,后者则可换位而基本意思不变。
《标点符号用法》中多重承接复句如:
4.7.3.3
示例2:……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6页)
若换位则不行:
先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再读题干。
而如前述示例2(转折关系)——看看它第一层分句的前后换位。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层分句前后换位: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
上述示例1、3、4(分别是选择、因果、递进关系),如示例2般,第一层分句前后可换位而基本意思不变。谓予不信,谨请一试。
愚以为,《标点符号用法》“4.6.3.2”处可改为(括注中添加“而承接关系除外”):
4.6.3.2 (分号)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而承接关系除外)之间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