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8|评论: 0

[生活资讯] 【谈古不论今】《红线传》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古不论今】之二
有些人望文生义,竟将《红线传》一书误当著名粤剧女演员红线女(实名邝健廉)的个人传记;另有一些人,将其误当民间传说中用一根红线牵男女姻缘的月老的故事;还有一些人,将其误认为是日本的“命运红线传说”其实全都风马牛不相及也。欲知《红线传》一书的真内容,且听笔者娓娓漫谈如下。
据柳笛所撰写的读唐代传奇系列之二“还似洛妃乘雾去——读《红线传》”称,她不是月老为你牵来千里姻缘的温柔物事,也非缠绕颈间系着玲珑坠子的一丝朱红。她是一道伤,驻在眉尖心上,四围却风景依旧。恰似杀手以最快的招式一剑封喉,刹那之后,只留玉肤一线血痕,看朱成碧。
20250925110400721.png
网络图片:《画丽珠萃秀》册之“红线”,清赫达资绘,梁诗正题
而且“好事者”总喜欢把《红线传》和《聂隐娘》称作姊妹篇,甚至质疑隐娘一篇的作者真伪,欲将其随红线一并归在袁郊名下。诚然,红线和隐娘都是传奇女侠,都生活在晚唐藩镇割据的动荡年代,故事中都涉及到魏地节度使,《红线传》的田承嗣还是《聂隐娘》里田季安的叔父。
20250925111727287.png
网络图片:《红线传》与《聂隐娘》可谓唐传奇之双璧女侠文学的开山之作
古史难以追溯,但从这一侧面可知,这两篇可谓唐传奇之双璧,且都被看作武侠,特别是女侠文学的开山之作,绝无异议。既然读了《聂隐娘》,更应一览《红线传》,因为红线较之隐娘更显得无端与突兀。
隐娘在小说里,从十岁到刘昌裔之子面前示警,前后跨度数十年,好歹有身世交代和师承背景,前因后果还算有个完满交代。而红线姑娘一出场,就是色艺俱佳的妙龄女子,通晓经史,在主公忧愁幽思之际,以横空出世的一身仙术消弭一场征战,留下“红线盗金盒”的古今奇谈。到她退隐时,也不过是整件事结束后不久。
20250925111213693.png
百度图片:红线盗金盒
倘若武侠文学单以这两篇为源发展至今,倒让人不得不想起现代两位风格鲜明的武侠大师——金庸与古龙先生。二人分别继承一种传奇的写作方式:金庸小说中,武功大多从无到有到炉火纯青,从小人物成长为一代宗师;而古龙小说里,几乎都是从天而降的高林高手,仿佛天生就擅长某种绝学。一个是循序渐进,一个是羚羊挂角,无所谓高下,都是相映生辉之珠玉。
闲言碎语过半,还是要回到《红线传》本身。“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善弹阮,又通经文,嵩遣掌笺表,号曰内记室。”一句开篇,红线姑娘便从书香中袅袅婷婷走来。偏这一句,又让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
富贵人家的婢女叫青衣,深感迁谪之意的江州司马只可着青衫,那被鄙夷为“戏子无义”的倡优之流,最当红的名角儿也被唤作“青衣”。《礼记》有载:“(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阳……衣青衣。”汉之前,青衣作为权势的象征,是皇帝、后妃的春服。古人崇尚五行之学,四时八方、五音六律、衣食住行甚至人之五脏六腑,都可与五种元素相对应,金木水火土,既有形又玄妙,构成耳目所及、身体感知的大千世界。青与春,皆属木,故人春季穿青色服饰,这是一种天然的审美趣味。然而,青之爱,汉后鲜有闻;金黄之爱,宜乎众矣。青衣一路遭贬斥,最终定性为底层人士之常服。
而对青衣自身,则演变成一个颇具文艺色彩的词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不再是端坐金銮殿那般的枯槁乏味。人世间祸福荣辱的流转,大抵如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多才多艺的红线姊姊正是这样一位青衣,直叫人沉吟至今。
婢女,因身份卑下,才让人无压力之感;因服侍起居,更让人生亲近之意;若再妙语解忧、心思敏慧,秉一二绝技,端的让人爱怜不已。凶残如石崇,能在酒宴杖杀歌伎,却对绿珠情有独钟,日夜相伴,还为她建了梳妆楼以示宠溺。是以红线虽是下人,深得薛嵩之信任,宴饮办公,总有她红袖添香,侍立在侧。
一日的军中酒宴,丝竹相发,钟鼓相和。满座将士笑谈畅饮,在一派欢乐中,红线听出了一丝悲音。那时,乐伎伶人最是没有地位,他们的喜怒与需求都被压制,只能换上一张笑脸取悦达官贵人。红线通音律,加之命运的共通性,她听出那个击鼓者的悲痛,并为他争取自陈的机会。果然,击鼓者说,妻子暴亡,但自己不敢请假。薛嵩仁厚,立即给他准了假。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盗金盒”的故事,虽然本传奇专注于讲一件事,却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各种细节详尽道来,宛若亲历。肃宗至德年,潞州的薛嵩与魏博、滑洲两地节度使都有儿女婚姻,形成强大的政治联盟,三地关系甚密,使者往来频繁。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所谓的盟友也有分崩离析的威胁。魏博的田承嗣借热毒病,觊觎薛嵩领地,私养三千武士,号“外宅男”,欲迁至潞州。
外有猛虎伺机而动,薛嵩计无所出,日夜忧闷,大半夜与红线在院子里散步。红线忧主所忧,软语清音询问主人的烦恼。谁想薛嵩只是带她出来解闷儿,说几句宽慰人心的话就好,哪里需要一个弱女子来解国家安危之大事呢!可叹红线生长于府内,他自以为了如指掌,她的花容姣姣,阮弦切切,文书斐斐,可他始终将红线放在“花瓶”的位置,吩咐她做些寻常婢女的事务,至多因其才情给予更多偏爱。
不料,红线继续追问,表现出化解困境的信心。薛嵩心想,说与她知,就当是找个红颜知己倾诉一场,总好过一人满腔心事无从排解。听罢,红线即刻成竹在胸,将计划徐徐道来,竟要一更出发、三更覆命。薛嵩大惊,竟不知朝夕相对的人深藏不露。解语花原是净瓶柳,点滴甘霖便可免于生灵涂炭。
红线临危受命,星夜出发。虽是突发行动,她却张弛有度,先入闺房,且看她一番梳洗打扮。“梳乌蛮髻,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轻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这一连串的对称短句,仿佛一个个急速推进的特写镜头,镜头间是电光一般的耀眼切换。最后全景亮相,让人击节赞叹:好一个风姿飒飒的侠女!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就变成舞会最美丽的公主;返观红线,乌云高拢,金钗斜簪,衣紫衣,踏青鞋,装扮简洁利落,配色秾丽庄严。匕首与额头的符咒,共同化作神奇的魔法,令她美得光艳四射,惊心动魄。
正当你思忖何以描摹这种震摄的心情时,她低首一拜,化青烟而去。
夜静得令人心慌,薛嵩自斟自酌。露水从枝叶落下,报晓的号角突然响起,红线带着喜讯翩然归来。他顾不得把酒图一醉的窘态,上前问询。红线也顾不得星夜风尘,将原委仔细禀报。她潜入田承嗣寝室,见他酣睡,便是取其性命也非难事。彼时传奇的视角再次锁定一幅幅有关田承嗣的特写:鼓着肚子,头裹黄巾,枕犀角枕,枕前一把七星剑,剑前一枚黄金盒,盒内放置着主人的宝贝。红线此行是为了化解纷争,只取了金盒回来覆命。回路中,她忧而转喜,遥望见城墙铜台,漳水东流。趁着晨风瑟瑟、斜月渐落,她兼程赶路,不辞风露为君劳。
薛嵩信心满满,致书亲家公:有客自君处来,得一金盒,不敢私留,愿完璧归赵。田承嗣那边,陡然见到潞州使者送来的贴身之物,醒悟乃是睡梦中捡回了一条命,“惊怛绝倒”。那一夜的冷风仿佛还在吹拂背脊,颈上的脑袋似乎摇摇欲坠。他赶紧回赠厚礼,草草收兵。
一二月后,危机解除,潞州平定,红线却提出辞行。薛嵩如何舍得这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红线却自陈原由,说自己前世为男子,行医误伤人命,今生降为女子,受薛嵩庇佑,特地为他解围以报达恩情;而此行保全两地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其功足以抵前世之过。如今功成身退,当去求仙问道,与天地同在。红线那一身奇谲法术,或从前世如影随形而来。那一世的他悬壶济世,不想害了人命,证得来生的因果;可贵的是这一世的她达人知命,怀着先天的侠义心肠,无用时韬光养晦,危难时挺身而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终于功成圆满,得道飞升。
薛嵩深知神迹不可久留人间,她终将羽化归去,只好广邀群朋,设宴高歌为红线壮行。有客叹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空无际水长流。”前尘往事历历在目,红线亦百感交集,泣拜佯醉,继而离席,萍踪只影终不可寻。
人世间聚散离合,皆有缘定,或偿无心之失,或报知遇之恩。生命是一段段华章,风云际会之后,人们仍将循着各自的善恶得失继续生命的机缘。谁又知,今时今日,你我相识的每一个人,看似偶然,何尝不是从前生盼来的一次次重逢?我以为,这便是红线这一世最好的结局,君子美人惺惺相惜,缘起而聚,缘尽则相忘于江湖。带三分离愁,七分豁达,再由袁郊妙笔一挥,红线便登入仙籍,尘世的悲欢兴亡再与她无关。
《红线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袁郊
原  文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倏忽不见。
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嵩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有删改)。
译  文
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一次,军中大摆宴席,红线对薛嵩说:“听这羯鼓的声音相当悲伤,击鼓之人必有伤心之事。”于是把击鼓人叫来问他,他说:“我的妻子昨晚死了,不敢请假。”薛嵩立时就放他回去了。
至德之后,河南河北还不安宁,以釜阳为驻地,命薛嵩牢他牢镇守,控制山东一带。战事刚刚过去,帅府也刚刚建立。朝廷又让薛嵩将女儿嫁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为儿子迎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三镇互相结为姻亲。田承嗣经常患热毒风,遇到夏季,病情更加厉害。他常说:“我若能将驻地移至山东,接受那里的清凉之气,就可以多活几年。”于是从军队中招募了三千名武艺特别高强又特别勇敢的士兵,号称“外宅男”,而予以优厚的待遇。常命三百人在其州中宅第值班守护,并选定了良辰吉日,要将驻地迁往潞州。
薛嵩听说这个消息,日夜忧愁烦闷,不知如何是好。红线说:“主人无暇顾及饮食休息,是不是在考虑邻境之事?”薛嵩说:“我承继祖父的遗业,一旦失去所守的土地,几百年的功勋、事业就全完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办,不值得让主人担忧。请放我出去,到魏郡走一趟,观察一下那里的形势,窥探一下他有无发兵的准备。现在一更出发,三更可以回来向你报告。”薛嵩大惊说:“不知你是一个非常之人,可是事情如果没办成,反而招来祸患,怎么办呢?”红线说:“我的行动没有不成功的。”向薛嵩恭身再拜,一晃,不见其踪影。
薛嵩平常饮酒,不过数杯而已,这天晚上饮了十余杯还不觉醉。(正在饮酒)忽然听见清晨的号角随风呜咽,露水从树叶上坠落下来,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问道:“事情办妥了吗?”回答说:“不敢辜负主人的使命。”又问:“没伤人吗?”她说:“不至于如此,只是取来了床头上的金盒作为信物罢了。我在子夜前三刻就到了魏郡,进了几座门,到了卧室。只见田亲家翁正在帐中曲腿酣睡,枕前露出一支七星剑。剑前是一个盒子,就拿了回来。出了魏城西门后,见晨风吹动原野,斜月尚挂林梢。担忧而往,欢喜而归,顿然忘掉了奔走之苦。感激主人的知遇,(以此)酬报主人的恩德,勉强实现了我的心愿。在夜里三个时辰之间,往返走了七百里路,身入危险之地,经过五六座城池的原因,只想减少主人的烦恼,哪敢说自己的辛苦。”
薛嵩于是派人送给田承嗣一封信,信中说:“昨天晚上有个客人从魏州来,说是从元帅头边得到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自用,特意封起送还。”专使日夜兼程,半夜到达魏州,见田府正在搜寻金盒,全军都发愁而心中猜疑。使者用马鞭扣门,田承嗣(心觉有异)立即出来相见。使者将金盒递给了他,他手捧金盒,惊讶异常。第二天,派使者带了三万匹丝绸、二百匹名马献给薛嵩。说:“我能保全头颅,都是由于你的恩德,我现已知过,自应改过自新,不再给您添忧愁。专心听从指使,不敢以姻亲之故来和你讲平等地位。我所设置的号称‘外宅男’的奴仆,本是用以防盗,并非有什么别的企图,现在都已命他们脱去戎装,回去种田了。”
【注】本文素材,选摘综合于《百度百科》、京剧《红线盗盒》、《在线文言文翻译网》、《古诗文网》《知乎网》。
006e12fuly4hufzt1z7mvj303p072gl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